百家姓—-謝氏的起源

水心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8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4日訊】
謝姓的始祖是姜太公的後代申伯。   

姜太公﹐又稱子牙﹐是炎帝五十三世孫。輔助周文王滅商有功。傳到他的後代申伯、申甫兄弟時﹐周宣王念太公開國之功﹐封申伯於陳留郡謝邑(今河南唐河縣南)。申伯的子孫以地為姓。申伯是謝姓的始祖﹐申甫還是姓姜。所以說謝、姜同源。

《元和姓纂》記載﹕“姜姓﹐炎帝之允。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於謝﹐今汝南謝城是也﹐後失爵﹐以國為氏焉。”這段話的意思是:申伯是周宣王王后的兄弟﹐申伯以國舅的身分取得了一份封地──謝。後來﹐謝被楚併吞﹐其子孫便按照當時的習俗以國為氏﹐全都改姓謝。

申伯受封的謝國古邑﹐在今河南唐河南。這里就成了謝氏的最早源地。

但謝氏的姓源並不止這一個。除了申伯這一系外﹐唐代時﹐因為他姓加入﹐又生出了新的一系。這就是《舊唐書.文苑傳》記載的謝偃。謝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齊散騎常侍﹐姓謝氏”。謝偃﹐以善賦著稱。他被唐太宗召見時﹐曾當場獻賦﹐規勸太宗不可志得意滿﹐要想國家長治久安﹐仍要勵精圖治。謝偃的祖父原本姓直勒氏﹐後來改姓為謝。從此﹐謝姓多了一個姓源。(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根據專家最新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二萬二千個,這是至今有關中國人姓氏最多的統計記錄。在十大姓氏中,以李姓居首。
  • 李姓。據統計,全國漢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九,即世界上姓李的超過8700萬人。那麼,李姓源於何時何地何人,是怎樣形成的呢? 
  • 周姓是一個歷史悠久,姓源複雜的姓氏,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周姓源於姬姓,是黃帝的後裔。  
  • 研究發現,大陸百分之八十七的人口集中在一百個常見姓氏,其中超過百分之一的大陸人屬於十九個姓氏: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而中國歷史上大約有一半人口都集中在這十九個姓氏。
  • 謝靈運﹐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世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詩人。
  • 千古謎團!幾百萬人人間蒸發,900年後重現人間?DNA檢測現端倪,真相到底是什麼?
  • 古人對於名是很慎重的,除了長輩、長官,一般是不可以直呼一個人的名,縱然是長官,也往往為了客氣或謙虛,也不叫部屬的名,再加上古代多為單名,如范蠡、文種、蕭何、張良、韓信……,單名很難稱呼,連名帶姓的叫,是很不禮貌的,所以古人幾乎都有字,前面說過古時男子加冠時、子女行筓禮時,由長輩為之取字。
  • 至於說到漢人的名跟字,就更講究了,因為姓或氏幾乎是從老祖宗時就有的(除了極少數改姓氏之外,幾乎都是由老祖宗傳遞下來的),但是名跟字卻是人生下來後才有的,所以取名的自由度比較高,但也不是漫無邊際盡挑些美的字眼。
  • 六、以居地為姓 若干氏族遷徙到新居地後,便以所居住地方的地名或特色為姓,例如戰國時齊國的陳仲子,本為齊國世家,後來他辭去爵位,舉家遷到于陵這個地方,從事耕讀生活,於是他的後裔便以「于陵」為姓。
  • 俗語說: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名對中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然而何以有姓,很可能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其來源。人人都有姓,認為這是自古已然的事,其實姓,尤其是後秦以後的姓,是經過演變而來的,跟先秦時代有很大的差異,且讓本文慢慢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