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4日訊】
謝姓的始祖是姜太公的後代申伯。
姜太公﹐又稱子牙﹐是炎帝五十三世孫。輔助周文王滅商有功。傳到他的後代申伯、申甫兄弟時﹐周宣王念太公開國之功﹐封申伯於陳留郡謝邑(今河南唐河縣南)。申伯的子孫以地為姓。申伯是謝姓的始祖﹐申甫還是姓姜。所以說謝、姜同源。
《元和姓纂》記載﹕“姜姓﹐炎帝之允。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於謝﹐今汝南謝城是也﹐後失爵﹐以國為氏焉。”這段話的意思是:申伯是周宣王王后的兄弟﹐申伯以國舅的身分取得了一份封地──謝。後來﹐謝被楚併吞﹐其子孫便按照當時的習俗以國為氏﹐全都改姓謝。
申伯受封的謝國古邑﹐在今河南唐河南。這里就成了謝氏的最早源地。
但謝氏的姓源並不止這一個。除了申伯這一系外﹐唐代時﹐因為他姓加入﹐又生出了新的一系。這就是《舊唐書.文苑傳》記載的謝偃。謝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齊散騎常侍﹐姓謝氏”。謝偃﹐以善賦著稱。他被唐太宗召見時﹐曾當場獻賦﹐規勸太宗不可志得意滿﹐要想國家長治久安﹐仍要勵精圖治。謝偃的祖父原本姓直勒氏﹐後來改姓為謝。從此﹐謝姓多了一個姓源。(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