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傳說: 曹國舅

朱月明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3日訊】曹國舅為八仙之一,名佾,亦作景休。《宋史》稱他為慈聖光獻太后之弟,故稱國舅。曹國舅所持法器為玉板。

其弟曹二,自恃為帝室的親戚,逞強行惡,搶奪百姓的田地據為己有,霸佔別人的子女供其享用。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門。國舅自始至終竭力規勸他,都不能使其改過自新,最後竟被其視為仇人。國舅說:「天下之理,積善者昌,積惡者亡,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積陰功,才有今日之富貴。如今我弟積惡至極,雖然明裡他能逃脫刑典的制裁,但暗裡卻難逃天法。如果一旦禍起,家破身亡,到那時想牽只黃狗出東門,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恥辱又害怕真的會發生此事。」

於是他散盡家財,周濟貧苦之人。最後,他辭別家人和朋友,身著道服,隱跡於山岩,修心煉性。 數年之後,他已達到心與道合、形隨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漢鐘離和呂洞賓遊至他修道之處,問他:「你閑居時修養什麼。」國舅答:「其他的無所作為,只修道而已。」二仙問:「道在哪裡?」國舅指著天。二仙問:「天又在哪裡?」國舅指著心。鐘離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經洞悟道之真義了。」於是授他《還真祕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漢鐘離、呂洞賓引入仙班。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八仙的傳說可能始于唐朝,而且歷代有各种不同的說法,民間傳說(這里采用明朝以后的說法)有漢鐘离、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等。從表面上看他們很不相同,曹國舅是皇帝的親戚;鐵拐李是個跛足的殘疾人,拄一根鐵拐杖,像個叫花子;何仙姑是年青漂亮的女人;張果老鶴發童顏,銀須飄拂,常倒騎一只小毛驢;韓湘子是唐朝文學家韓愈的侄儿,愛吹笛子;漢鐘离總是手搖一把芭蕉扇等等,但他們都是道家的仙人,常常在一起。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形象和風格,是藝術家發揮想象力的傳統的藝術題材,在戲劇、繪畫、雕塑中常有表現。成語中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武術中還有“醉八仙拳”。
  • 八仙,就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鐘离(鐘离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傳說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圖》与《八仙傳》,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吳元泰小說《東游記》,才确定為以上八人。(圖﹕《醉八仙圖》﹐法輪功學員章翠英作)
  • 韓湘子,字清夫,韓愈的侄孫子。韓湘生平無考,民間傳說其為“八大仙”之一。他手中的寶物名為紫金蕭,據說是用南海紫竹林裡的一株神竹做的。
  •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而多傳說她為何氏女,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