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古代修煉文化留給人的啟示

文/旭日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7日訊】修煉幾千年來貫穿著中華文化,成仙成道,修成正果,返本歸真,許多故事被流傳和記載。然而世間迷幻深重,無論歷史上多少神跡的顯示,白日飛升,虹化羽化,或是神通大顯, 若干年後,人們都是當作虛無飄渺的神話傳說。 很少人細想一下,若是全然虛無飄渺,而何以能幾千年承傳下來?因為看不見的就不相信。

於是輝煌的佛窟成了壁畫或佛像藝術的典範,人們會贊嘆一句:古人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刻劃出這麼偉大的佛像,這麼豐富多採的佛國世界。 那麼,古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偉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呢?

於是有人想,那舍利子是不是佛的牙齒或骨頭。那麼,不修煉的人為什麼就沒有呢?

於是有人說:這不壞的高僧肉身又有何用?那麼,為什麼這些高僧的肉身沒有化為塵土呢?

九華山地處華東皖南山區,具有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陰霾潮濕,雨多霧重。在這樣高濕度的自然環境中,九華山竟先後出現了許多尊高僧不朽肉身,這其實是展現在世人面前的破除舊觀念的不爭的現實。

九華山肉身神像,最早始於唐代。就是那位出生新羅國雞林州(今韓國慶州市)的新羅國王室金氏近屬子弟金喬覺。他二十四歲辭榮就苦,落發出家,攜白犬諦聽(獨角獸)涉海西渡,入唐求法,曆盡艱辛,訪道名山。於開元末,卓錫九華山,宿岩洞,餐白土,宴坐清修。至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年)夏七月三十日,忽召眾徒訣別,頓時,山鳴石隕,扣鐘嘶嘎,群鳥哀啼,跏趺示寂,壽終九十九歲。三年後,打開石函,僧徒們驚奇地發現金僧肉身,竟顏狀如生,兜羅手軟,骨節有聲,如憾金鎖”。

百歲宮明代高僧無瑕和尚也是二十四歲出家。他在五台山出家後,曆遊名山。於嘉靖十七年爬山涉水,行程萬裏,來到九華,擇東崖摩空嶺上卓錫,在雲海霧濤中的摘星亭下,結茅苦修,取名“摘星庵”。他刺舌血拌金粉,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後用三十八年時間,抄完了這部八十一卷《血經》。這是何等巨大的毅力,何等虔誠的信念!天啟三年(公元一六二三年),一百一十歲高壽的無瑕法師圓寂。這位超人大法師臨終時拈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餘,幻身枯瘦法身肥。岸頭跡失摩邊事,洞口言來格外機。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間人境遠相離。客來問我歸何處?臘盡春回又見梅。” 眾僧徒將無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後啟缸,肉身完好,容顏如生。

其它現存的肉身佛像還有譽為地藏菩薩“第三代應身”的清朝大興和尚,供奉在新建地藏寺的慈明和尚肉身,通慧禪林比丘尼釋仁義師太真身,以及現代的明淨法師和坐化於安陽縣善應鎮境內的靈泉寺的吳雲青老人。

這些不朽肉身的存在明確地展示著人體生命的一大奧妙:修煉是可以改變人身的物質的。人間的物質當然遵守新陳代謝的規律。但一定的規律也只是在一定範圍,對一定物質存在形式起作用。修煉是能使人回歸宇宙的家園,而在這浩瀚的宇宙中,物質千姿百態,生命豐富繁榮,人間對物質的理解與認識又怎麼能洞穿宇宙的無限時空的一切真相呢?這些不朽的肉身沒有了新陳代謝,卻沒有腐壞反而長存不壞,這意味著這些肉身的存在並不是依賴於通常生存所必需的從新陳代謝中獲得的能量。而且外在的環境中的因素也明顯的對之不起作用。這說明了宇宙中有更超常的法則和能量使這些肉身沒有解體。

所以,修煉的角度來看,高僧在修煉過程中,其肉身已被另外一種高能量物質所代替,不受我們這個人間時空的規律所制約,雖然組成形態並無多大差別,但能量的構成和代謝已經改變了。所以經久不腐。同樣,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真正修煉的人是不會生病的。修煉是超常的,而不是虛幻。

看不見的就不相信,那麼當人們眼睜睜地看到那顏面如生肌膚仍有彈性的不朽肉身時,又該相信什麼呢?
轉載自明慧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倒是,” 李岩贊同地說,“共產黨講無神論嘛。”“問題就出在這兒了。中國五千年修煉文化已經滲透到老百姓骨子裡了,xx黨如果要推行它的學說,就必須打碎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
  • 回溯中華五千年修煉文化,修成神仙的有淡泊人生的隱士,有出將入相的朝廷命官,更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周朝的第五任國君周穆王即是帝王得道成仙中的一例。
  • 古典名著《西遊記》以唐三藏師徒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揭示了一個修煉人的修煉歷程。書中一人一事暗藏玄機,看似虛幻,實有所指,師徒四人,各個寓意不同。
  • 回顧中華五千年的修煉文化,有不少帝王是修道的人,象黃帝、漢武帝、周穆王等等,以下講述的是又一位得道的國君 -- 戰國時燕昭王的故事。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離奇!男子一想結婚就會身患絕症,恢復單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師預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會孤老終生。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