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打擊洗錢新規定
【大紀元1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1月16日報導) 中國政府公布了打擊洗錢活動的新規定,以阻止資本外逃。有關專家指出,要想有力地防止洗錢活動和資本外逃,必須深化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的改革。
中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本星期公布了有關打擊洗錢活動的規定,這是中國政府首次頒布這樣的規定。規定表示,金融機構必須建立自己的打擊洗錢的機制,要向有關部門報告大規模的可疑的交易活動,而且不得為身份可疑的客戶提供服務。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將監督外匯方面可疑的大宗交易。新條例將從3月1號開始實行。
洗錢一般指的是把非法所得轉變為合法資產的過程。中國隱形經濟專家黃葦丁說,中國的洗錢活動一般是通過幾種方式進行的。一種是先撈錢後洗錢,就是公職人員大量貪污受賄後,辭職下海辦公司或炒股,用新身份解釋他不正常的暴富。二是邊撈錢邊洗錢,搞“一家兩制”。這裡指的是公職人員在台上利用權力撈錢,親屬則利用下海身份掩蓋黑錢來源。三是連撈錢帶洗錢,就是政府官員或國企老闆創辦私人企業或代理人企業,通過經濟往來把黑錢轉移到這些企業的賬戶上。
還有一種洗錢的方式是跨國洗錢,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把黑錢轉移出去,或是在境外收取贓款並把它洗白。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經濟學教授田國強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談到跨國洗錢的兩種方式。他說:“有的是通過香港信用卡的方式通過各種渠道洗錢。就是他在香港辦一個信用卡,然後把錢打到帳戶上去,就可以把錢轉走。還有一種洗錢就是國有資產外逃,通過在海外辦廠、投資,最後變成個人的。”
據報導,近年來中國的洗錢活動日益增多,數額也在不斷上漲,其中洗錢造成的資金外流數目相當可觀。去年爆出的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三位前行長出逃的醜聞,曾導致中國的銀行系統流失數億美元的資金。中國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近年來中國平均每年有200億美元的資本外逃。自從1987年以來,總共有1500億美元流失到國外。這些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中國去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創下527億美元的歷史記錄。然而,如果同時中國有200億美元的資產流向國外,這個數字就要大打折扣了。倫敦經濟學院的中國經濟專家許成鋼博士指出,事實上,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跟中國的資本外逃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有一部份逃到海外的資金搖身一變,變成外國投資又回到了中國。許成鋼博士說:“好多香港進來的直接投資,就是所謂的外資,根本就是中國自己的資金。”
許成鋼博士說,一些人這麼做是為了鑽中國政策的空子。因為中國政府為了吸引外資,在很多方面給予外資優惠待遇。於是,一些人為了享受外資的優惠,先把資金非法轉移到海外,然後作為外資重新進入中國。
中國人民銀行自去年六 月以來就開始打擊洗錢活動,成立了兩個部門監督可疑的交易活動,協調各部之間的合作。一些報導指出,新的打擊洗錢的條例加大了打擊力度,除了走私、販毒、犯罪集團的活動之外,還把恐怖主義活動的非法收入包括在打擊範圍之內。
中國經濟專家田國強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指出,新條例對打擊洗錢活動能起一定的作用,但這只是“治標”,不能“治本”。田國強說,中國的洗錢活動是制度性問題。他說:“從長遠來說,最根本的是公有制的問題。因為它的錢都是通過把國有企業國家的錢變成個人的。由於國內的銀行存款現在不再採取隱蔽的方式,而是要公開。所以,他把錢放在國內不安全,他要轉出來。因為這些錢都來路不明。要想來路明的話,經濟上要產權明晰界定,盡量把國有企業公有企業變成民營企業。”
田國強說,要根本解決洗錢問題,也需要對中國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他說:“因為現在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能力很大。很多官員通過各種手段得到許多來路不明的資金。比如說,通過當地的企業股票上市。推動一個企業股票的上市,他就能拿到很多錢。通過手中的權力,批准某些項目,(就能)得到回扣。這些錢都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得到的。所以說,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幹部應當盡量減少干預經濟活動。這方面應當有所限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