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5日訊】許多遺傳疾病和絕症患者,都將希望寄託在基因治療,國外的基因治療人體試驗先後傳出病人死亡或癌症的報告,台灣惟一的基因治療只完成第一階段人體試驗。醫界人士認為,許多基因治療的困難之處在於不易將治療基因永久留在病人體內,但好消息是血友病基因治療可望五年內實施。
據中央社1月15日報導,台灣衛生署惟一核准的基因治療人體試驗是由新光醫院進行,醫師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注射在糖尿病導致不良於行的病患,使病患的腿部重新長出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二十三名病患接受試驗,其中八成患者有效,在第一期人體試驗做完後,衛生署尚未核准第二期。
許多醫藥新聞報導發現疾病的致病基因時,往往都為病人描繪出基因治療的遠景,事實上,基因治療進展緩慢,甚至傳出受試者死亡的案例,今天法國又傳出免疫缺乏症的患者受試病童罹患白血病的案例。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指出,主要問題在於基因治療的「載具」,因為具有治療作用的裸露DNA或質體,需要藉由病毒、基因槍、微脂囊來攜帶而送入體內,取代患者自己缺陷、異常或病變的基因,這中間的變數太多。
胡務亮表示,舉例來說,基因治療以反轉錄病毒(如愛滋病毒)為載具,理論上它可以進入細胞,嵌入基因,固定而持續地製造基因產物發揮治療作用,但是這種病毒的特性是易與其他基因物質交換,或嵌入其他基因,可能會造成細胞突變或產生癌症,今天法國傳出的受試患者得白血症案例,就是使用反轉錄病毒當載具。
以前研究者也多使用腺病毒為基因治療載具,腺病毒不會進入細胞,僅在人體停留一段時期,病人在大量注射後易引起強烈免疫反應,過去就有受病人在試驗中死亡的案例報告,後來的研究者才改採用類腺病毒,減危險性。胡務亮表示,就目前基因治療進展來看,未來三到五年,血友病基因治療可望有重大進展,因為血友病的病因單純,基因治療只要能補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即可,理論上,目前只要是以特殊酵素治療的代謝性遺傳疾病,例如龐貝症、高雪氏症,未來都有很大的機會發展為基因治療。@。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