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丞奕台灣台北報導)緬甸3月28日發生強震,當地災情嚴峻,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9日表示,僑委會通過衛福部勸募許可,並於8日開放對外捐款項目,期盼集結台灣民眾力量;捐款救助基金將使用在當地採購,包含水、醫藥等,並復建當地僑校,最後針對在台緬甸僑生進行協助。
僑委會召開「有僑無礙 送愛緬甸」記者會,由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主持,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明穎出席與會。
徐佳青表示,緬甸的強震,過了兩週,第一時間救災順利告一段落,但許多生還者,生活處境越來越艱困,雖然軍政府跟當地反對軍勢力有暫停軍事的動作,不過,救援上仍然是相對困難,這也跟長期緬甸在邊境的管制,及物資金流封鎖是有很大的關係。
徐佳青指出,僑委會正式通過衛福部勸募許可,因此8日就開始接受對外捐款的項目;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明穎,也將率先捐贈第一筆,希望能夠喚醒台灣有愛心的民眾,並集結群眾力量。
捐款基金如何運用,她說,將進行三大部分對緬甸救助,第一,購買災民急需生活物資,包含飲用水、食物,及最為缺乏的醫療用品;其次,當地僑校再復建,僑委會過去提供緬甸僑校教材支援之外,也提供校舍修繕的補助,師資方面,有13位教師也是從台灣協助,現也都返台休息。
第三,針對目前在台讀書的僑生給予補助,根據統計,目前高中以上高達三千位僑生,如果連同泰國學生,總計大概是五千多人。但是,曼谷地區有嚴重災情,所以泰國部分就先排除,先集中量能在緬甸地區。
媒體詢問,採購的物資來源在哪裡,是從台灣運送還是附近國家?徐佳青回覆,目前評估傷亡的人數將高達數十萬人,所以第一批物資都是當地採購,但藥物部分,可能需要進口,所以也會從台灣運到緬甸境內,至於運送過程,是需要臺商的協助,才有足夠的通路管道,送至災區協助。
至於緬甸在兩週後可能面臨雨季,她指出,當地復建工作將受到影響,因此,僑委會希望在這兩週以內,災民先救,等雨季到達之前,臨時的住所都先準備好,至少有可以有遮蔽的地方,這也是僑委會目前的緊急項目。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