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晚,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觀賞了神韻環球藝術團在嘉義表演藝術中心的第一場演出。(宋昇樺╱大紀元)

文化觀光處長讚神韻:華人的驕傲

2025年04月09日 | 05:11 AM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台灣嘉義報導)2025年4月8日晚,神韻環球藝術團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進行首演,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第四度進場觀賞。她說:「神韻在中華文化的傳承跟人才培育的努力方面,我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陳璧君對整個團隊表達敬佩與讚歎:「這是我們華人的驕傲」。

陳璧君表示,她在第一次觀賞神韻演出時,就感到「非常、非常的震撼」。即使看過了三次,「我剛剛看了,也是非常的感動」她說。

「每一次神韻的巡迴演出,都讓大家可以感受到,雖然時代不斷的在改變,但是,還有神韻為了中華文化的延續性,不斷不斷的努力。」陳璧君說:「當然我們也有點遺憾,這麼棒的文化來自於中國,卻沒辦法在中國那邊演出。但另一方面也慶幸,我們在台灣還可以看到這個華人的驕傲。」

文化是民族的根 喚醒生命來處的自覺

「我覺得文化是一個民族驕傲的部分,那是靈魂,沒有歷史沿革,沒有文化,就代表你沒有根。」陳璧君認為,演出是一種喚醒,「我們看到神韻透過舞蹈表演藝術,把五千年中華文化的部分,透過這樣一個演出,讓我們不斷不斷地提醒自己,我們確實是來自這樣同樣一個歷史淵源的一個族群。」

「我覺得對自己的根,對歷史的了解跟認知,必須是要有的。我覺得現在人都要去讀歷史,這個部分會給你很多力量,尤其當你知道自己有這樣的一個文化背景的時候,你更能夠深刻地去了解,身為一個華人,這份驕傲是來自那麼長遠的一個延續性。」陳璧君說。

「不管時代怎麼樣改變,我相信中華文化的存在是無法磨滅的,我們應該持續去找到更多認同,更多元,更大的格局跟心胸來看待整個文化。」陳璧君認為,文化也是一種語言,更代表每一個人來自內心的那一份自信,「我覺得神韻帶給我的就是,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演出,更多的是在傳達我們要有一個自覺性,傳統文化絕對不能消失。」

演出既向傳統尋根 又融入現代科技

陳璧君也讚歎神韻動態天幕將舞劇人物、場景,虛實整合近乎完美的搭配,她說:「在這個《智收豬八戒》的故事當中,我真的非常的震撼,我們看到這個天幕動態轉換的是非常的頻繁,我一直在思考,他們是怎麼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把真人跟虛實整合,然後在這樣一個四度空間當中,非常自然流暢的呈現。」

「那個難度,就是同一個人物在舞台上面及天幕上面的穿梭,這個有點像是所謂的穿越,還有服裝造型、動作上的一致,我覺得這個太神奇了。」她讚歎不已的說。

在驚奇之餘,陳璧君仍深受觸動,「我這一次很感動的,就是神韻每一次的演出,不管是在很難得看到的不同朝代的舞蹈節目,不同民族的節目,再加上就是隨著時代的演進,把科技融入進來,讓我看了真是嘖嘖稱奇。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一種來自內心的感動。」

內心的強大信念 才是演出精彩的根源

身為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深知推動藝術文化的不易,「現在整個大環境其實非常的紛亂,在表演藝術以及文化的部分需要更多人來關注,那些幕後的從業人員,我覺得他們相當相當的不容易,這樣的堅持需要一定的信念。」

陳璧君真誠地表達出支持神韻演出團隊的共鳴,「舞台上這些演員,我覺得不只是在肢體上的力氣,更重要的是來自內心的強大力量,支持著幕前幕後的每一位,有這樣的共鳴跟這樣的一個默契,才能夠持續把每一場演出演到淋漓盡致。這個也是每次在神韻的演出當中,我覺得跟其它表演不一樣的地方,神韻是有文化有內涵、有歷史有人文,有一些我們這個世代缺乏的部分。」

陳璧君也代表雲林縣政府,感謝神韻藝術團,從紐約把最頂尖的老師帶到雲林縣的蔦松藝術高中,培育古典藝術方面的人才。她說:「每一屆蔦松藝術國高中同學們的畢業展演出,在我們雲林縣都很受歡迎,每一次都是爆滿。我們也期待蔦松藝術高中培育出來的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可以順利到紐約去,再進一步接受更國際性的專業訓練,然後在全球的舞台上,展現屬於我們華人的驕傲。」

責任編輯:施慕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