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議會8日「市長施政報告」,民進黨團議員針對美國對台課徵32%關稅提出質詢,要求桃園市長張善政應提出具體對策,不能只是口號,須掌握受影響業者,並和中央政策迅速對接,才能協助在地產業降低關稅衝擊。
幹事長許家睿批評,張善政臉書發文至今仍沒看到市府有具體方案和經費挹注,多是政治性宣示動作。市府與企業會議晚於「基北北桃聯合會議」,如何反映地方產業需求?許進一步提問,張善政是否認同行政院880億元紓困計劃、市府動用第二預備金紓困等問題,張善政都無法明確回應。

議員余信憲則說,張善政臉書因應關稅內容,市民看不懂桃園有哪些具體作為。張善政回覆,「產業界怎麼看不懂?看不懂就不是產業界的人」,余建議張善政應該更詳細具體說明市府的政策,政府本來就是要解決民眾和產業的問題。
總召李宗豪提醒,政府應主動積極了解受影響產業,質疑台北召開產業會議速度比桃園快,要求市府上緊發條,實際面對面去理解廠商的關稅壓力、訂單壓力等需求。李提到,藍白立委刪除國發會、工研院產業研發預算,現在又要求超徵稅額補助去紓困,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否真心要讓產業發展更好?

副總召王珮毓指出,根據桃園主計處2021年工商統計,全桃園從事製造業廠商17,417家,從業人口約46萬人。王直言,市長須掌握產業實際的數字,不該只是籠統回覆大概的量,清楚知道桃園有多少家庭生計受到衝擊,身為市長才會苦民所苦。
書記長魏筠提到,張善政用臉書宣示關稅議題之虞,後續仍要提出具體細項,才能和中央政策銜接。議員林志強則批評,中央已提出880億元的紓困政策,受影響產業家數和員工仍未掌握清楚,也未有具體因應措施。議員許清順、彭俊豪、游吾和則提醒,市府要迅速掌握汽車、電子零組件等中小企業等產業名單,及時盤點需求,更期盼市府和中央密切合作,讓產業界損失降到最低。
議員黃崇真表示,國際輸台產品關稅下降,對桃園產業及勞工受到衝擊的保障方案,市府應提早因應。議員張曉昀提到,張善政提到「搶占全球技術前沿」部分,市府應具體規劃支持業者技術研發。議員陳雅倫則提醒,市府召開相關會議,盤點資源並提供市議會會議報告,讓議員都能清楚市府處理進度。
美國關稅對台灣衝擊重大,但市政仍有許多部分要永續經營,議員黃瓊慧則大酸,市長施政報告根本是在作秀,完全沒提到桃園教育,去年度桃園教育預算達563億元,占總預算1/3,市長完全不重視教育,只針對關稅議題發表看法,是川普提高關稅議題的最大受益者。◇
責任編輯: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