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借屍還魂 變身富公子 但心心念念這件事

文╱常山子
老和尚借屍還魂於富貴人家,卻能不迷於俗世繁華之中,也許正因為他有這顆堅修之心,而得來這修煉機緣呢。(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老和尚跌了一跤醒來後,駝背挺直了,白髮變烏黑了,連聲音都變了……

山東長青有一位高僧,道行高潔,八十多歲了身體還很硬朗。有一天,老和尚突然倒地不起,寺裡和尚連忙跑去扶他,卻發現老和尚已經圓寂了。

但老和尚不知道自己已經去世了,魂魄離開肉體後,飄至空中,後來飄到河南邊界。這時河南一名世家公子,帶著十多名隨從打獵,突然間馬兒狂奔,世家公子摔下馬來,去世了。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奇怪,我怎麼在這兒?」老和尚驚訝地張大眼,四周張望。

「少爺您還好嗎?」「少爺,您哪兒摔著了?「少爺哪兒疼啊?」隨從七嘴八舌,但見公子一臉茫然,以為公子受傷了,神智尚未清醒,就把他背回家。

回到家後,公子的妻妾上前關心照料。老和尚更為驚訝,「我是個和尚,怎麼會在這裡?妳們是誰?」

妻妾們一聽,著實擔心,「相公怎麼都不認識我們了?是摔傷了,影響了記憶?這下怎麼辦才好?」於是,就說起很多家裡的事,幫丈夫恢復神智。但老和尚聽了更加疑惑,索性閉上雙眼,不再說話了。

妻妾離開後,老和尚自言自語地說道:「怎麼跌了一跤後,就遇到這些奇異的事?」自己莫名地變成一副年輕樣貌,駝背挺直了,白髮變得烏黑了,連聲音都變了。老和尚茫然不解……

深夜裡,老和尚打坐冥想,突然間突然意會,「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借屍還魂』?!」但為何這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莫非我到壽了,神佛念在我有顆修佛的心,給了我繼續修煉的機會啊?!」

每天三餐時間一到,公子家人端上豐盛酒菜。「這莫非是神佛考驗我,能否守戒?」於是只吃了蔬菜米飯,不碰酒肉;夜裡妻妾侍寢,老和尚又想,「破了色戒,一生修煉皆前功盡棄。」他趕忙拒絕,告訴自己要謹記佛主教誨。

幾天後,老和尚一出房門,僕人就呈上帳簿,報告錢糧收支情況,請他核算。老和尚心想,「這不又是考驗我求財之心嗎?」於是就推說自己生病身體疲憊,便回房休息。

這天,老和尚找來僕役,「你們可知山東省長清縣?」僕役點點頭,老和尚又說:「我悶得發慌,想到那兒去遊玩,你們快替我準備行裝。」

「公子,您身體剛剛復原,不適合長途跋涉啊!」

「我沒事了,你們快去準備。」

第二天,老和尚來到了熟悉的寺廟,小和尚一見貴客迎門,便恭敬地招呼。

「你們的老和尚哪兒去了?」老和尚問。

「我們的師父已經圓寂了。」

老和尚又問:「老和尚的墳墓在哪?」

老和尚跟著小和尚來到一個三尺高的孤墳前,荒草還未茲長,此時的老和尚內心感慨萬千。離去前,老和尚叮囑小和尚們說:「你們的師父一生遵行戒律,他留下的經卷,你們得善加保管,不得毀損,並且要遵行恪守戒律。」

回家後,老和尚每天只是靜心默坐,「人身難得,我更應珍惜這失而復得的修煉機緣啊。」

幾個月後,老和尚不告而別,來到了寺廟,對和尚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師父。」和尚們一聽,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忍不住笑了起來,「公子您……說笑了。」

老和尚就說起自己還魂,上了富家公子身體的過程。接著又講了生平的一些事蹟,眾和尚聽完後,一個個驚訝不已,也相信了眼前的就是他們的師父了。

從此,老和尚在寺院裡每天潛心念經修行。

後來,公子家人來到寺廟,哀求他回家,但老和尚一口回絕了。

又過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老管家送來金銀錦綢,但老和尚只收下一件布袍,其餘都退了回去。

有一回,公子昔日的朋友前來拜訪,回去後告訴家鄉人說,公子待人誠懇謙和,但變得沉默寡言,雖然看來只有三十歲,但卻能講起八十多年前的事。

老和尚借屍還魂於富貴人家,卻能不迷於俗世繁華之中,也許正因為他有這顆堅修之心,而得來這修煉機緣呢。

事據《聊齋志異》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我們來說說「借屍還魂」。這個話題聽起來好像是在說「恐怖片」,不過我要為大家介紹的,可是都是被真實記載的事件。 我們先來說說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的台灣朱秀華「借屍還魂」案。當時,這個案件震驚整個台灣,就連台灣政府都曾派人來探查事實真相。期間各媒體爭相報導,包括國際媒體,香港媒體也曾派員到台灣採訪。
  • 對於很多人來說,借屍還魂這件事還是很難以置信的,不過從古代到民國,都不乏這樣的案例,魂是原主,殼卻是他人,一些書籍中都有記載,民間亦有流傳。
  • 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清朝河南一位李參軍曾和別人講過一個天報善舉的故事。話說他的家鄉有個胡姓書生,文采頗佳,但卻不擅長考試,三十多歲了,連個秀才也沒考中。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