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施嘉韻編譯報道)壓力爆表、情緒緊繃,是現代人生活常態。你是否也在咖啡、甜食與炸物中尋求「短暫快樂」?小心!這些食物可能正悄悄偷走你的情緒穩定。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蒙提(Dr. Daniel Monti)日前在EpochTV節目《Vital Signs》中表示,飲食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影響大腦健康與焦慮程度的關鍵因素。
食物也能讓你焦慮?這些「腦神經炸彈」要避開
蒙提指出,咖啡因、含糖加工食品等刺激物,會讓神經系統過度亢奮,不僅無法長久提神,反而加重焦慮。他提醒,當人們壓力大、時間緊迫時,最容易選擇高糖、高澱粉的便利食品,這些「安慰型食物」雖然當下滿足,卻會導致血糖劇烈波動,讓情緒更容易崩潰。
鎮定大腦的「抗焦慮超級食物」有哪些?
為穩定情緒,蒙提建議攝取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鮭魚、鱸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能降低大腦發炎反應、維持神經穩定。他提醒少吃劍魚與非洲鯽魚,因為重金屬與毒素含量較高。
橄欖油也是一大亮點,富含Omega-9脂肪酸,具有良好抗發炎效果。他建議選用冷壓初榨橄欖油品質最佳,可每日適量加入果昔或料理中,他自己也習慣這麼做。
此外,蒙提也推薦以堅果種子取代加工零食,如杏仁、核桃與南瓜子,不但能穩血糖,也補充大腦必需營養與健康脂肪。
「只要是天然生長、又是綠色的食物,基本上都是對身體有益的。」蒙提說。綠葉蔬菜屬於低升糖的複合碳水化合物,是情緒營養學中的重點角色。不過他也坦言,現代人常難以攝取足量高品質蔬菜,因此建議「可用果昔或濃湯做成溫熱料理,讓蔬菜更容易入口。」
維生素與礦物質:小分子,大力量
除了大方向飲食習慣,蒙提特別強調「微量營養素」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維生素D:與認知功能密切相關,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D能減緩憂鬱與焦慮症狀。搭配維生素K服用,吸收效果更佳。
-
維生素B群:B1、B6、B9、B12是神經傳導物質製造的重要成員,缺乏會導致情緒低落、失眠、記憶力衰退。若飲食難以補足,可考慮綜合B群補充品。
-
鎂(Magnesium):這個參與300多種代謝反應的礦物質,對神經訊號傳遞至關重要。黑豆、菠菜、酪梨、黑巧克力、堅果等都是天然來源。專家建議可每日補充高達400毫克的鎂甘胺酸,有助安眠與減壓。
飲食,也是治癒的一部分
「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但我們可以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來應對它。」蒙提強調,正確飲食不僅有助大腦運作,也能增強情緒韌性。想改善焦慮與壓力,不妨從今天的飲食開始。
(本文根據EpochTV節目《Vital Signs》整理)
責任編輯:李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