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澎湖報導)在清明連假的一片晴朗中,陶藝家楊銘洲踏上了前往澎湖的旅程。他說,是要走訪名勝、拜訪老朋友。但更多的,是想在這片他熟悉的土地上,尋一段春日的書香與海色,用眼睛閱讀歷史,用腳步丈量風景。


沿菊書店:在老屋裡閱讀一座島嶼
「一杯茶飲,一本書,一下午!我在沿菊~」楊銘洲如是說。這裡,是他每次來澎湖,必訪的休憩站。
沿菊書店,坐落在馬公市篤行十村的歷史眷村園區,於2022年正式開業,由澎湖縣政府委託「沿著菊島去旅行」經營。書店本體由兩棟經活化改造的日式眷村老屋構成,分別命名為「島讀館」與「文創館」,總藏書近2,000本。
走入書店彷彿走進時光的縫隙。木質結構的老屋中瀰漫著淡淡書香與檜木味,屋外是陽光和貓咪,屋內則是思緒與詩。楊銘洲說:「篤行十村是台灣最古老的眷村。日治時期,日本馬公重砲兵大隊進駐後,陸續興建了軍事設施、官舍和宿舍,這就是篤行十村的前身。現在村裡有20幾隻貓咪,有固定人工餵養,注射預防針與結紮,有點小貓村的感覺。」
在春季,沿菊書店策劃了名為「最書情的春天市集」的活動,日式老屋音樂會、文創小市集與快閃走讀小旅行應接不暇。書店創辦人高一筆(本名高世澤)從30年前就夢想在澎湖開一間書店,至今終於圓夢。他說:「澎湖需要一間有質感,有品味,有思想,有教育,有活動,有美學與社會改造力量的書店,無關乎只有十萬人不到,無關乎文化沙漠與否,也無關過去現在未來的環境,更無關乎賠多少錢,於是沿菊書店開幕了!這也是一筆的志業。」
這樣的志業,也感染了來訪的旅人。楊銘洲寫道:「一間書店必須思考,一間書店;必須創作,一間書店;必須品味,在一間書店;必須美學,在一間書店;必須快樂與悲傷,在一間書店;必須革新,就在一間書店;最後,跟著思想與美學的路子前進,聽知識對我們說話,並用知識給我們的力量讓澎湖更美,更好。」





隘門沙灘:拾起春天的一整片天空
離開書店,楊銘洲的腳步轉向海的方向。隘門沙灘,是他此行的另一個目的地。
位於馬公機場附近的隘門沙灘,是澎湖最長的金黃色貝殼沙灘。沙灘由珊瑚、貝殼碎屑和孔蟲遺骸所組成,其中最特別的是那一粒粒如星狀的有孔蟲沙子,細緻輕盈,踩起來彷彿走在曬乾的記憶裡。
這片沙灘也曾歷經劫難。2000年代初期因盜採砂石而破壞嚴重,但經過當地居民長年的復育,如今已恢復原有的美麗風貌,成為觀光客與在地人共同守護的寶地。
春天時節,隘門沙灘與相鄰的林投沙灘相連,陽光下形成一整片海天一色的壯觀美景。浪輕拂腳面,天與海無界,遠方的島嶼像是浮在天際的詩句。
楊銘洲站在海邊,寫下這段令人莞爾的詩意:
「(用一片海拾起一整片天空)隘門沙灘。
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這個想帶走那個也想帶走⋯整個沙灘都是寶藏真是太吸引人了⋯但是~排謝ㄛ這些都不能帶走⋯只能拍照用眼睛看慢慢回味回味~」
他將整片沙灘收進眼底,然後用記憶裝進口袋。這些畫面,將在他未來的創作裡,悄悄地發酵、轉化、閃閃發光。






春日澎湖,不只是旅行
有人說,澎湖是夏天的島嶼。但若走得夠深、看得夠久,就會發現:春天的澎湖,更像一本未完的書。翻開來,有暖陽、微風、有老屋的木香與貓咪的柔軟,也有沙灘上數不清的細沙與大海的眼神。
而在這些風景之中,像沿菊書店這樣的空間,正慢慢改變著旅人與島嶼之間的關係。它不只是提供一杯茶與一段午後時光,更像是一扇門,讓人重新認識這座島嶼的靈魂。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