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機台壓左腳陷情緒崩潰 部桃職業醫學團隊助走出陰霾

機台壓傷左腳陷情緒崩潰,部桃職業醫學團隊介入助走出陰霾。(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5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一場突如其來的職場意外,讓49歲的張女士(化名)左腳踝遭機台壓砸重傷,雖然經過多次治療後肢體功能逐漸恢復,卻因心理創傷陷入情緒低谷,生活幾近停擺。她回憶,受傷後經常情緒低落、動輒落淚,對聲音與光線格外敏感,不願與人接觸,內心更常重現事故畫面,導致嚴重睡眠障礙、注意力渙散、記憶力退化,甚至連日常對話都變得困難。

在朋友鼓勵下,張女士主動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業醫學科尋求協助,透過護理師江思槿的諮詢與初步評估,發現她的情緒反應與創傷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功能。經轉介心理師與職能復健師介入,最終確診為「職業相關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符合職業病認定標準,進而啟動後續整合性支持服務。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李俊賢說明,根據《職業相關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認定參考指引》,若個案所經歷的事件屬於異常、極端或威脅生命的重大職場事件,且症狀於6個月內出現並持續超過一個月,對個案的工作、社交與日常生活造成明顯功能損傷,便可進一步考慮職業相關 PTSD 的認定。

張女士的案例中,不僅遭遇突發性嚴重傷害,也直接目擊事故發生,對其心理造成重大衝擊。李俊賢強調,PTSD並非少見的心理疾病,許多勞工在職場意外或重大變故後,常忽視心理反應的重要性,延誤治療時機,使情況惡化。

在確診後,張女士接受心理強化訓練與職能復健服務。復健師透過面談與功能評估,為她量身設計重建計劃,包含逐步接觸訓練、壓力因應技巧、職場再適應等內容,由心理師同步提供認知行為療法與情緒調適輔導,協助她慢慢走出陰影,重建信心與生活節奏。

江思槿指出,臨床上常見病人專注於身體傷勢,卻忽略了「看不見的傷口」——心理創傷的存在。她提醒,若個案在職場受傷後出現持續的情緒困擾、焦慮、失眠、易怒、閃回事故畫面等情況,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避免長期影響生活與工作功能。

「我們不只照顧病人的身體,更要看見他們的心。」江思槿強調,部桃職業醫學團隊的整合照護,結合醫師、護理師、心理師與職能治療師的專業,能提供受傷勞工全方位支持,幫助他們從職災的痛苦中復原,不只是回到工作崗位,更是回到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