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或寫作徐日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徐日升(1645年—1708年,Tomás Pereira),字寅公,是葡萄牙傳教士,於1672年抵達中國澳門。由於康熙皇帝對西方科學技術有強烈的興趣,傳教士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便向康熙推薦了徐日升。1673年,徐日升來到北京謁見康熙。
徐日升學識淵博,通曉音樂、天文、數學等知識,康熙命他隨侍左右。他還和南懷仁、閔明我(Dom Ingo Navarrete)輪番為康熙講授西方的科技知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雙方談判《尼布楚條約》,徐日升擔任中方拉丁文翻譯。康熙皇帝以「扈從惟勤,任使盡職」評價他出使俄國談判一事不辱君命。

看過徐日升的履歷,可見他深受康熙的器重。當時君臣在談話間,大阿哥忽然開起了徐日升的玩笑,戲稱:「剃掉你的鬍子,可以嗎?」徐日升假裝不理會他,說:「你想剃就剃吧。」
就這個小小的玩笑,引起康熙的留意,他發覺大阿哥是個可能會胡來的人,假如他真想做這件事,只要說「我稟奏過皇阿瑪,要剃掉徐日升的鬍子」,說不定就剃掉了。
徐日升轉而問康熙皇帝說:「因為一句戲言,就要剃掉一個人的鬍子,這麼做可以嗎?」康熙皇帝笑著說:「阿哥如果要剃你的鬍子,也必須啟奏之後,(朕同意了)才可以剃。」
徐日升聽到康熙的話,似乎心有所動,頓時變了臉色,雙眼竟含起了眼淚,沉默地站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幾天之後,徐日升單獨去見康熙,竟哭著對皇帝說:「皇上您怎會如此聖明!阿哥身為皇子,即便真的要剃掉我這個外國人的鬍子,又有什麼關係呢?沒想到,皇上還能考慮到還未發生的事情,降下這道諭旨,實在讓臣難以承受啊!」
後來,到了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被廢之後,大阿哥允禔上奏請求殺掉廢太子,他不念父母兄弟之情,行事無所顧忌,惹得康熙雷霆大怒。下詔斥責允禔凶頑愚昧,並告誡諸皇子不要縱容屬下人尋釁滋事。不久後,允禔又採用喇嘛巴漢格隆的厭術厭咒廢太子允礽,事情曝光後,康熙下令剝奪他的爵位,將其幽禁在府邸。
因為廢太子一事,康熙傷心傷神,病了一場。徐日升聽信了外邊的傳言,誤以為皇上的病很難再痊癒了,他跑到養心殿悲痛得放聲大哭,一個勁兒地埋怨自己沒有造化,擔心再也見不到皇上了。他悲痛不已,回到家後不久就去世了。
康熙聽說他去世的消息,在為他寫的悼詞中,以「淵通律曆,製造咸宜」稱讚他學識淵博,又以「秉性貞樸,無間始終」讚譽他的品行。
康熙皇帝後來想起這件事,告誡皇子:「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亦可以失人心也。」意思是一句話可以得人心,一句話也可以失去人心,即使開玩笑,也得循理有度,不能因為對方是臣子,作為皇族就可以肆意濫權戲弄。
參考資料:
《庭訓格言》
《清史稿》卷94/卷220@*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