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彰化報導)春日的台灣南北兩端,悄悄上演一場粉紅的攝影浪潮。這不是櫻花,也不是桃花,而是來自東南亞的異國嬌客——花旗木(Cassia bakeriana),在四月的陽光中灑下一場粉紅花雨。
當花海鋪滿鐵道兩旁,鏡頭的快門聲便成了春天的節奏。而在這場春日交響曲裡,有兩位攝影家,用鏡頭記下了屬於他們的感動與對話——王建中,在高雄路竹區的竹湖路橋,俯拍電氣化主線火車穿越花海的剎那;黃連興,則站在彰化二水源泉派出所旁,靜靜等待集集線列車與花旗木的浪漫邂逅。僅管清明連假花況還沒進入滿開,但在攝影家的鏡頭下,花季還是讓人很期待。


王建中的視角|城市邊界的粉紅律動
高雄路竹區的竹湖路橋,是王建中每年春天必訪之地。他站在坡頂,腳邊是花旗木交錯攀繞的枝枒,眼前則是一條筆直延展的電氣化鐵道。
這裡的風不吵鬧,陽光靜好。一列列列車從眼前呼嘯而過——普悠瑪、自強號、彩繪區間車,甚至還有復古的橘色E407車頭。每一輛車,都成了他鏡頭下最美的配角。
「我不只是拍火車,更是在等一個完美的交會點。花旗木是畫布,火車是筆觸。」王建中說。
他的作品裡,粉紅的花朵總是剛剛好地半遮在畫面邊緣,留出縫隙讓列車穿梭其中。這種構圖,不是偶然,而是一次又一次守候與修正的成果。他熟記列車時刻表、預判光線角度、等待雲影退去的那一刻——然後,才按下快門。
那畫面,就像春天一閃而過的詩句。

黃連興的等待|集集線上的溫柔詩意
轉往中部,彰化二水源泉派出所旁,是另一種氛圍的春日場景。
黃連興不是來捕捉速度的,他來等一場「粉紅與鄉愁」的相遇。這裡的花旗木開得內斂,三到六成的綻放,反而多了幾分空氣感。鐵道旁的花樹低垂著頭,彷彿知道火車即將經過,便輕輕搖曳迎接。
「春天的列車緩緩駛入源泉站,粉紅花雨如詩如畫。」黃連興如此形容2025年4月4日的清明節。
他的拍攝節奏很慢,像散步一般。他喜歡用自然光拍攝,不強求全開,只求剎那的光影溫柔地包住列車。他說,那是一種對花期不確定的尊重——今年花期比去年晚了一週,但也因此讓人有更多時間準備心情。


花旗木是什麼?|一場來自南方的粉紅夢
花旗木,又稱泰國櫻花、桃花陣雨樹,是原產於東南亞的落葉喬木。花期約在3月下旬至4月中,盛開時粉紅與淡紫交錯,像極了夢中的晚霞灑在枝頭。
在台灣,花旗木特別適合南部與中部地區栽種,喜歡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從嘉義、台南到高雄、屏東,再延伸到彰化二水,它悄悄在每個春天的縫隙裡,譜寫浪漫。
而它的花語,正如這份景色所傳遞的情緒——純潔.高雅.初戀般的悸動。


兩地共賞|高雄 × 彰化的粉紅鐵道對話
王建中與黃連興,一南一北,不約而同地在這個季節選擇用相機對話春天。
王建中捕捉的是工業區外的熱血與速度;黃連興則靜靜等著小火車在鄉間慢慢駛過。他們的照片中,都有粉紅的枝枒,有藍與白的車體,有觀者未能親臨現場卻能感同身受的悸動。
或許,春天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總在最不可預期的時候,把溫柔藏進最繁忙的時刻裡。

用鏡頭收藏一場花與鐵道的春戀
這場「花旗木 × 鐵道」的春日聯名,沒有喧鬧的活動、沒有標語式的觀光口號,只有兩位攝影者——一靜一動,用鏡頭對話這片土地的春意。
在快門聲裡,我們得以相信:春天是有聲音的,那聲音像風,也像火車穿過花的瞬間,是遠方的來信,也是童年的記憶。
而那片粉紅,正悄悄綻放在你我心中,還來得及追上。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