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台灣要聞

台教育部補助751校逾1400萬元推動國中小閱讀活動計畫

為推展閱讀教育,澎湖縣七美國中舉辦「走讀人特色閱讀講座」,藉由「巧新婦」一劇,讓學生一起讀臺語劇本,透過有趣的閱讀課,發展創造思考性閱讀。(教育部提供)

【大紀元202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台教育部推動國中小閱讀活動計畫,教育部國教署6日表示,去年共補助22縣市751所學校,挹注經費1,400萬餘元,學校透過文本閱讀、走讀文化、戲劇表演等多元方式,將閱讀深植於學習過程中,強化學生思考理解的基礎能力,成為終身學習的磐石。

為推展閱讀教育,強化弱勢地區閱讀資源,弭平城鄉差距,落實教育資源均等,教育部國教署於去年共補助22縣市751所學校,挹注經費1,400萬餘元,協助各縣市政府推動國民中、小學閱讀活動計畫。

國教署表示,閱讀的方式可以是創意多元形式,例如文本閱讀、走讀文化、戲劇表演、生活探索等,各縣市政府辦理多元形式的閱讀活動,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豐富視野,增進想像力與創造力,培育終身學習能力。

國教署指出,例如新竹縣政府便以「書海探險隊-古老精靈的召喚」為主題,用在地文藝作品呈現鄉鎮的文化特色,讓學生可以透過閱讀遊新竹。

在離島偏鄉學校部分,國教署舉例,金門縣卓環國小推出「閱讀寫作營」,透過桌遊「說書人」引導學生對事物有更多元的描述,並提升學生「說」的能力;澎湖縣七美國中則舉辦「走讀人特色閱讀講座」,藉由「巧新婦」一劇,讓學生一起讀臺語劇本,透過有趣的閱讀課,發展創造思考性閱讀。

另外,連江縣仁愛國小的「馬祖好多餅」則以傳統美食體驗為主題,進行多文本閱讀教學,設定在地特色傳統飲食為指定主題,學生將從探討生活必需,透過資料蒐集與實地踏查,增加同儕之間的交流,提升理解與表達的能力。

國教署說,未來也將持續協助學校發展多元樣貌的閱讀活動,將閱讀深植於學習過程,蘊育校園閱讀風氣,強化學生思考理解的基礎能力,讓閱讀成為終身學習的磐石。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