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美關稅戰 台學者:通膨不會太嚴重

圖為美國加州艾罕布拉市的一家超市。(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1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經貿政策逐漸明朗,儘管市場質疑,川普的關稅作法將為美國帶來嚴重的通膨問題,不過有學者指出,美國政府將透過能源與匯率的配套作法,去降低物價衝擊,「即便面臨通膨壓力,但可能沒有想像中的嚴重」。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今年1月曾表示,「川普的政策對通膨率的影響可能很有限。」他認為,雖然川普的限制移民政策可能推高工資,但也意味著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人數減少,反而可能會緩解物價壓力,而關稅政策的作法與影響則還有觀察空間。

另外,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強調,川普的關稅計畫,並不會帶動通膨,或讓財政赤字惡化。他說,川普在第一任期即對中國設有許多關稅,包括鋼鐵、鋁、洗碗機、太陽能板等,美國也增加很多反補貼稅,以阻止傾銷,但這些做法帶來的通膨是零。

川普1.0美中貿易戰 通膨仍可控

川普第一任期時,美國並沒有因為美中貿易戰的關稅作法而出現通膨。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2017年1月川普上任時為2.51%,到2021年1月他卸任時為1.4%。

對此,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川普1.0時,全球經濟大致解決2009年金融海嘯後帶來的負面效應,已回歸正常運作,加上川普只針對中國課關稅,雖然確實對中國製造商品帶來壓力,但因為是局部性的課關稅,即使有通膨,仍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他說,川普2.0所面臨的環境則不相同,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美國與其他主要國家大量增加貨幣供給,導致市場充滿游資,再加上供應鏈斷鏈,以及國際能源在俄烏戰爭後出現短缺,才導致通膨居高不下。

近期美國經濟收斂 影響買氣

吳大任表示,美國每年的進口金額相當龐大,選擇對其他國家全面性課關稅,一定會影響物價。

不過,關稅雖會對物價造成「推力」,但仍有諸多導致物價下滑的因素。吳大任說,近期美國經濟呈現收斂,不論是就業市場或零售銷售等經濟數據都有走弱的趨勢,這會影響到購買需求,反而可以緩解課關稅後對物價帶來的影響。

再來,吳大任說,美國政府還有其他配套政策,可以降低關稅帶來的衝擊,比如川普希望透過提高美國原油的生產,來增加原油供應,加上俄烏戰爭正在解決中,未來俄羅斯原油的出口可能不會被管制,全球的原油供給可望進一步增加,屆時原油價格將大幅下跌,由於不論是生產或消費都需要原油,當能源價格下跌,可望抵銷因為關稅導致進口商品漲價所帶來的影響。

美元可望持續保持強勢

另外,吳大任提到,在匯率的部分,各國預計會透過貨幣貶值來因應關稅衝擊,美國可望繼續保持強勢美元,代表可以用較少的美元購買相同數量的商品,以緩解物價壓力。

他說,美國每年進口規模約達3兆美元,包括台灣、中國、日本與墨西哥等國對美國都有不小的出口規模,這些國家被課關稅,會更有意願讓自己的貨幣貶值,美國甚至不需要做什麼,就會因為其他貨幣貶值,讓美元自然的升值。

吳大任說,美國沒有讓美元貶值的理由,否則只會繼續加重物價壓力,而其他國家則需要讓貨幣升值,各國的利益在這點上是一致的,沒有衝突。◇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