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缺失若不及時修復,可能導致牙齒傾斜、牙周病或咬合不正。台灣植牙聯盟醫學會專科醫師李家君最近在新唐人《她健康》節目中介紹各種修補牙齒的方法。
很多人都有一個相同疑問:「缺了一顆牙,是否一定要補牙呢?」李家君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來看,通常分為以下3類人群:
1. 18歲以下兒童
兒童如果缺了一顆牙,由於骨頭還在發育,她不建議植牙,因為植牙可能影響其它牙齒和骨頭的發展。醫師經過評估之後,可能會用矯正方式移動現有牙齒填補缺牙、做智齒自體移植,或者用活動假牙維持空間,等到成年後再進行植牙。
2. 成年人
對於成年人,如果缺了一顆牙不處理,兩旁的牙齒會傾斜到缺牙空間;若缺牙在下顎,上顎的牙齒也會因地心引力往下拉,導致牙齒咬合平面形成奇怪的弧形,造成其它牙齒斷裂或磨耗,或是產生清潔死角,引發牙周病等連帶問題。剛缺牙時可能感覺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會逐漸顯現。
如果是後牙缺失,有些病人可能認為暫時不補也無妨。李家君強調:「後面的牙齒更需要補,因為後牙對咬合力至關重要。」
3. 長者
對於長者來說,目前有一種觀念叫做「短牙弓」(Shortened Dental Arch),認為重建牙弓中的所有牙齒並非必要。正常來說,每個人口腔內應該有28顆牙齒。若是缺牙嚴重的年長者,只要令整個口腔有24顆牙齒,咀嚼滿意度依然會很高。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仍然建議重建所有缺牙。
牙齒為何向前傾斜?
有研究發現,缺牙與顏面骨骼結構改變有顯著關聯。李家君說,如果前面的牙齒缺失太久,臉部可能會因此歪掉。
為何牙齒容易向前傾斜?她說:「前牙的咬合力較輕,後牙的咬合力非常強,像重量不同的人在玩翹翹板,比起往後倒,牙齒更想要往前倒。如果前牙也有空間讓它傾斜,它就會朝那邊移動。如果有咬合不正的問題,便會加速牙齒往前傾斜的力道。」
植牙VS牙橋
李家君介紹,植牙是將一顆螺絲置入骨頭中,然後在螺絲上端接一個小螺絲到口腔,最終在其上打造假牙。優點之一在於清潔方便,使用牙線清潔其邊緣的牙縫,即可徹底清潔植牙。另一大優點是,不需傷害到旁邊的牙齒。
早期在沒有植牙技術時,醫師只能採用其它方式,例如做牙橋。當左右兩側牙齒還在時,便可進行牙橋治療。然而,牙橋需犧牲旁邊的牙齒,把其磨得很小,幾乎整個琺瑯質都磨掉,之後套上牙橋,連接在一起。
關於牙橋會否造成牙周病或牙根問題,李家君承認有這種可能性。原因是牙橋連在一起,無法使用牙線,需要使用牙尖刷清潔牙縫,易產生死角。另外,還有翹翹板效應,即後牙咬合力較強、前牙較弱,長期下來會有輕微的翻轉力量,使假牙和牙根間易產生蛀牙或牙根斷裂等問題。若刷不乾淨,細菌堆積也會導致牙周病。
不過,李家君強調,牙橋是一種成熟的治療技術,有其學理基礎。若病人能保持口腔清潔,牙橋也能使用很久。假如有些病人排斥植牙,或因健康狀況不允許植牙,亦可選擇牙橋。
這些情況不宜植牙
李家君介紹,植牙技術自創立以來已超過30年,屬於成熟穩定的技術,但手術亦有風險,需評估病人情況是否適合。病人必須先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以評估骨頭的狀況。若骨頭的寬度與高度皆足夠,便可直接進行植牙。但也有病人無法進行植牙,或是需要在植牙前做更多的準備工作。
齒槽骨萎縮
某些病人曾患有嚴重牙周病,導致骨頭變得狹窄,或因缺牙時間過久,骨頭逐漸萎縮,醫師便無法直接進行植牙,需額外進行補骨或補牙肉手術。手術過程包括植入人工骨粉,再用特殊技術將其包覆,誘導患者自身血液至人工骨粉處,促使骨頭再生。
李家君形容,相關技術已相當成熟,但需視患者骨頭缺損狀況而定。骨頭缺損嚴重的患者,可能需進行兩次或更多次的補骨手術。她說:「對於一般患者而言,在良好的控制下,這是一項局部性的小手術,風險較低,無需過度擔心。」
服用骨質疏鬆藥物及癌症治療藥物
患者如果在短期內曾服用或注射過骨質疏鬆症或癌症治療藥物,便不適合立即進行植牙手術,因為這些藥物可能令傷口難以癒合,甚至增加顎骨壞死的風險。因此,建議相關患者在兩年內不可進行植牙手術。
至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只要身體狀況穩定,便可植牙。
術後維護很重要
李家君說,她會先向病人解釋各種手術的差異,並讓病人自行選擇。考慮因素包括咀嚼效果、後續維護的便利性,以及經濟負擔。
植牙
植牙是一顆一顆固定的,因此咀嚼效率最佳。術後維護最為簡單,只需按照一般刷牙方式進行清潔即可。不過,植牙裡面的小螺絲若長時間使用,可能會鬆動或出現金屬疲勞的問題,需要定期更換。如果患者沒有回來檢查,有些咬合力較強的患者可能會把螺絲咬斷,或是因為未刷乾淨而造成植體周圍發炎。
牙橋
牙橋也是固定的,相較於活動假牙,它的穩定性和咀嚼效果較好。它需要使用牙間刷來清潔。
活動假牙
活動假牙是在缺牙的地方放一塊樹脂壓在牙肉上,並用鉤子鉤住旁邊的牙齒。活動假牙在進食後容易卡食物殘渣,需要拿下來清洗,咀嚼效果也較差。在講話或進食時可能會鬆脫,尤其在骨頭萎縮或缺牙較多的情況下,更容易鬆動。
盡可能保住原有牙齒
儘管身為植牙專科醫師,李家君仍建議病人以牙周病治療來挽救原有的牙齒,而非優先選擇植牙,因為植牙無法取代自然牙齒的功能。
她說:「我真的遇到過有這樣的病人,他明明牙齒還OK,只要做牙周病治療就好了,但他想要全部拔掉,做全口植牙。還好他遇到我,如果他遇到一個很缺錢的牙醫師,可能就真的牙齒全部都拔掉了。」
至於哪些牙齒可以挽救,哪些需要拔掉做植牙,李家君表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評估,例如以牙齒斷裂來說,如果是牙根以上斷裂還可以救,如果牙根斷裂就沒辦法救了。@◇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
責任編輯:張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