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紀元專欄】加拿大中小學大量使用電子設備不是好事

作者:麥克.茲瓦格斯特拉/翻譯:李平

經合組織(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最新報告結果發現,中學生過度使用數字設備,與數學、閱讀和科學成績下降有關。(LBeddoe /Shutterstock)
人氣: 9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04月04日訊】電子信息時代,隨便走進一間教室,就會看見大量電子設備。加拿大多數省雖禁止學生課堂用手機,但許多教育局仍為學生提供電子設備。

例如,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為5至12年級學生人手配備一部Chromebook筆記本電腦,用來做作業。其它許多教育局,也為學生提供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

各地教育局以學習為名,爭先恐後地為學生配備電子設備,導致學習方式發生深刻轉變。例如,如今很少有學生有課本,學生們回答問題,都是在鍵盤上輸入答案,而不是手寫答案。甚至許多標準化考試也是通過計算機進行,如亞省政府在向文憑和省級成績考試數字化平台過渡。

過度使用電子設備不利於學習

然而,大量數據證明,這種大規模的全盤數字化,有待商榷。經合組織(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最新報告結果發現,中學生過度使用數字設備,與數學、閱讀和科學成績下降有關。

這一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原因很簡單:電子設備易分散注意力,學生很難抵制想玩遊戲、刷一下網頁和找朋友聊聊天的誘惑。教育局無論在設備上安裝多少過濾器,總有學生能找到辦法和鑽到空子。

好在有些國家因為有了教訓,開始恢復根本。例如,瑞典政府2009年用電子課本取代印刷課本,後來隨著教室充斥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此舉大錯特錯。長時間盯著屏幕,眼睛更易疲勞。研究還證明,閱讀印刷課本上的內容,比閱讀屏幕上的內容,學生更容易記住。

發現問題後,瑞典政府及時糾錯,恢復分發傳統印刷課本。加拿大學校應吸取瑞典教訓,採用印刷課本雖花錢,但將當前用在電子設備上的一部分錢,用來採辦印刷課本就足以了,又不是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提高成績靠三大基本學習要素

要想提高學習成績,學校應將重心轉移到學習之根本上:提供內容豐富的課程、充實的課堂教學以及提供所有科目有針對性和有意義的閱讀和寫作。

課程內容豐富,教學大綱合理,能確保學生系統汲取各個年級所需知識。確保課堂教學充實,教師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供大量及時學習反饋。有針對性的閱讀和寫作,就是要求學生進行大量進階閱讀和寫作,逐步提高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教育學家施莫克(Mike Schmoker)在《專註:提升學生學習基礎》一書中指出,注重這三大點的學校,比不注重的學校,學生成績更優異。施莫克認為,過分強調科技手段,會干擾這些基本學習要素。

也就是說,教育理論和實踐證明,學校根本沒必要花巨資為學生購置電子設備,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沒必要這樣做。加拿大各地中小學,應以瑞典為前車之鑑。承認路走錯了再改過不丟臉,事實證明路走錯了還一味執迷不悟,拒不悔改,才最可恥。

學生需要的是更多的印刷書本,減少平板電腦。是時候改變了!

作者簡介:

麥克.茲瓦格斯特拉(Michael Zwaagstra)是公立高中教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

原文Michael Zwaagstra: We Need More Textbooks and Fewer Tablets in Schools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本文僅表達作者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