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福布斯》富豪榜顯示,加拿大大多數億萬富翁都居住在加拿大,其中20人居住在多倫多,13人居住在蒙特利爾,6人居住在溫哥華。
根據最新一期的《富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榜,美國首富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您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但誰是最富有的加拿大人?
嚴格來說,馬斯克(Elon Musk)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加拿大人,因為他擁有加拿大、南非和美國的國籍。然而,《福布斯》將他列為美國人。所以,加拿大最富有的人是趙長鵬,他是加拿大華裔程序設計師,2017年創立了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他擔任執行長直到2023年,之後辭職並對美國的一項洗錢指控表示認罪。他在監獄裡待了4個月。
《福布斯》稱趙長鵬的財富達到629億美元,位列榜單第24位,遠遠落後於馬斯克(Elon Musk)、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貝佐斯(Jeff Bezos )和埃里森(Larry Ellison)等美國知名科技巨頭。這4位富豪的財富總和略低於1萬億美元。
76位加國億萬富翁
今年《福布斯》億萬富翁榜上有76位加拿大人。排在趙長鵬之後的是雪莉·布萊德森 (Sherry Brydson),位列榜單第125位。布萊德森是其祖父羅伊·湯姆森(Roy Thomson) 創立的媒體帝國的6位億萬富翁繼承人之一,資產達167億美元,據彭博社報導,她擁有該企業23%的股份。她也是《福布斯》富豪榜上11位加拿大女性億萬富翁之一。
在進入榜單前五的加拿大人中,排名第163位的是「教授級億萬富翁」大衛·切瑞頓 (David Cheriton),他是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向谷歌投資了10萬美元,現在身價135億美元。
接下來是蔡崇信(Joseph Tsai),其財富達118億美元,位居榜單第195名。這位出生於台灣的加拿大公民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共同創辦人,阿里巴巴集團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子商務的中國跨國科技公司。
緊隨其後的是排名第213位的96歲的吉姆·帕蒂森 (Jim Pattison,財富114億美元),他是吉姆·帕蒂森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董事長兼唯一所有者,該集團業務涉及包裝、食品和娛樂。帕蒂森還控制林業產品公司 Canfor Corporation 50%以上的股份,該公司總部位於溫哥華。
帕蒂森也是名單上第三年長的加拿大人。其他兩位是排名第1,045位的讓·庫圖(Jean Coutu),他是魁北克同名連鎖藥局的創始人,現年97歲,財富為35億美元;以及排在第2,233位(財富15億美元)商業巨頭和投資者史蒂芬·賈里斯洛夫斯基 (Stephen Jarislowsky),今年99歲。
這份榜單上的億萬富翁多達3,028位,其中近百人以10億美元的身價並列墊底。 1987年首次公布的榜單上有140人,2017年則增長至2,000人,今年更是首次突破3,000人。
上榜富豪的財富總額總計達16.1萬億美元。 《福布斯》雜誌的億萬富翁排行榜上,美國的億萬富翁人數最多,有902人,其次是中國(516人,包括香港)和印度(205人)。
加拿大的億萬富翁大多居住在加拿大,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該國三大城市之一,其中20人居住在多倫多,13人居住在蒙特利爾,6人居住在溫哥華。
上榜的還有製藥業巨頭達里爾·卡茨(Daryl Katz,埃德蒙頓)、投資者邁克爾·李-錢( Michael Lee-Chin,安省伯靈頓)、Claridge Homes創辦人比尔·马洛特拉(Bill Malhotra,渥太華)、電信高層泰瑞·马修斯( Terrence Matthews,渥太華)、Constellation Software的首席營運官馬克米勒( Mark Miller,安省奧克維爾)、以及鋼鐵業巴里和克萊頓·澤克爾曼,(Barry和Clayton Zekelman,溫莎),兩人都是同一個家族的成員。
其他加拿大億萬富翁居住地遍布全球,包括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香港、瑞士和馬恩島。
以下是《福布斯》億萬富翁榜上的加拿大人完整名單(所有數字均以美元計算):
Changpeng Zhao — $62.9B (排名24)
Sherry Brydson — $16.7B (125)
David Cheriton — $14.3B (163)
Joseph Tsai — $12.1B (195)
Jim Pattison — $11.4B (213)
David Thomson — $10.2B (264)
Taylor Thomson — $10.2B (264)
Peter Thomson — $10.2B (264)
Tobi Lutke — $8.9B (337)
Linda Campbell — $8B (382)
Gaye Farncombe — $8B (382)
Chip Wilson — $6.8B (498)
Alain Bouchard — $6.6B (512)
Peter Gilgan — $6.4B (540)
Stuart Hoegner — $6.2B (561)
Mark Scheinberg — $6B (581)
Daryl Katz — $5.8B (605)
Stephen Smith — $5.8B (605)
Anthony von Mandl — $5.7B (620)
Bruce Flatt — $5.5B (639)
Leonid Boguslavsky — $5.2B (688)
Mark Leonard & family — $5.2B (688)
Bob Gaglardi & family — $5.1B (700)
Garett Camp — $5B (717)
Ling Tang — $5B (717)
Ryan Cohen — $4.7B (767)
Carlo Fidani — $4.3B (846)
Emanuele (Lino) Saputo & family — $4B (902)
Lawrence Stroll — $3.8B (948)
Jean Coutu & family — $3.5B (1,045)
Barry Zekelman — $3.4B (1,072)
Michael Latifi — $3.4B (1,072)
Jacques D’Amours — $3.2B (1,141)
Jack Cockwell — $3B (1,219)
Serge Godin — $2.9B (1,265)
N. Murray Edwards — $2.8B (1,305)
Larry Tanenbaum — $2.8B (1,305)
Mitchell Goldhar — $2.7B (1,362)
Charles Bronfman — $2.5B (1,462)
Robert G. Miller — $2.4B (1,513)
Bill Malhotra — $2.2B (1,626)
V. Prem Watsa — $2.2B (1,626)
Hal Jackman — $2.1B (1,688)
Clayton Zekelman — $2.1B (1,688)
Jay Hennick — $2B (1,763)
Pierre Karl Péladeau — $2B (1,763)
Max Lytvyn — $1.9B (1,850)
Pan Dong — $1.9B (1,850)
Alex Shevchenko — $1.9B (1,850)
Zhang Ning — $1.9B (1,850)
Richard Fortin — $1.8B (1,947)
Alan Zekelman — $1.7B (2,019)
Ivan Zhao — $1.7B (2,019)
Naomi Azrieli — $1.6B (2,110)
Sharon Azrieli — $1.6B (2,110)
Stewart Butterfield — $1.6B (2,110)
Terence (Terry) Matthews — $1.6B (2,110)
Michelle Zatlyn — $1.6B (2,110)
Stephen Jarislowsky — $1.5B (2,223)
Catherine Phillips — $1.5B (2,223)
John Phillips — $1.5B (2,223)
Gerald Schwartz — $1.5B (2,223)
Philip Fayer — $1.4B (2,356)
Brandt Louie — $1.4B (2,356)
Sam Pollock — $1.4B (2,356)
Elly Reisman — $1.4B (2,356)
Huang Chulong — $1.3B (2,479)
Michael Andlauer — $1.2B (2,623)
Brian Hill — $1.2B (2,623)
Guy Laliberté — $1.2B (2,623)
Réal Plourde — $1.2B (2,623)
Christopher Olah — $1.2B (2,623)
Michael Lee-Chin — $1.1B (2,790)
Apoorva Mehta — $1.1B (2,790)
Mark Miller — $1B (2,933)
Christopher Urmson — $1B (2,933)
責任編輯:嚴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