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爭議連環爆 立委建議分層級管控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林丞奕台灣台北報導)立法院近來爭議頻傳,立委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立法院應是我國國家安全最脆弱的地方了,不僅是物理性的實體空間,甚至連法制面對人員行為管理的法制機制都很薄弱,並指出,相關法律是否要規範立委助理,若要碰到機敏資料是否需要調查身家背景、排除國安疑慮,若涉及洩密,應給予重罰,這塊目前是有漏洞的。
立法院近來出現不少爭議,如:多名在野黨立委赴中;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日前擬在立法院康園餐廳商議竹聯幫幫主投票事宜,但最終取消;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手持臨時記者證進入議場2樓直播,引發綠委不滿;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涉共諜案。
立委王定宇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現在沒有法律規範立委助理,當立委要質詢、找資料時一定會用到國會助理,如何讓國會助理有機密等級,也納入機密管理,課以法律責任,否則現在這塊是完全沒有管理的,法律上沒有。
至於是否能專法處理?王定宇認為,可以納入國安法,不見得需要專法或放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助理若要碰到機敏業務時,事前是否經過一個程序調查身家背景、排除國安疑慮,業務執行中應給予機密等級,分級管理,若涉及洩密的不當行為時,法律應該給予重罰。
立委沈伯洋指出,現在尷尬之處在於哪些屬於國家機密的定義不夠清楚,如:關鍵基礎的巡邏班表不算機密,但若被知道的話,很容易就被滲透、攻打下來,應該全面重新盤點哪些是機密,如此才能把接觸的相關人等也納入處罰範圍內,再去做登記相關制度。
立委鍾佳濱向《大紀元時報》指出,立法院應是我國國家安全最脆弱的地方,因為立法院有很多做不同工作的人,但其行為、資訊是低度規範的,然而公務員若要到香港澳地區是都需要報備的,但立法院沒有。
鍾佳濱指出,立法院不只雇用的職員、立委,還有立委的公費助理、助理,後者可以出入立法院,而公費助理會有出入證、上網權限,但立法院只有發薪水給助理。因此名義上雖為立法院雇用,但實質是立委指揮,立法院是沒有考核助理人員的。
所以,鍾佳濱指出,現在有兩個漏洞,一、助理熟悉立法院,但立委不見得熟悉助理曾待過哪裡,且助理進用寬鬆,只要立委說可以就能上班;二、媒體,因為媒體的管理規範是黑箱,當境外敵對勢力要滲透時最快的方法就是針對這種管制最鬆的。
鍾佳濱還提到「門禁」的概念,他說,立委、立法院職員、立法院助理、媒體工作者在立法院都可以自由進出,但對於這些人員的門禁管制有無落實、分類?因為立法院還有訪客,他也能來立法院,這個出入有無落實?
鍾佳濱透露,他去其他國家的國會時,立委只能在特定區域接待客人,客人、訪客也只能在特定區域有通行權限,他當時可以進入他國國會議員的研究室、辦公室,但若要參考一場就有另一套程序。
鍾佳濱指出,最可怕的漏洞是立法院的區域沒有做成規範,所以只要你來立法院的餐廳吃飯就能來了,所以才會發生竹聯幫訂立法院餐廳的事件。因為立法院的動線沒有區隔,但他國會有很清楚的層次,由內到外、又緊到鬆,若是最低層次的訪客就是在外圍。
鍾佳濱認為,立法院要有開放功能,但也要有安全防護的區分,如同商業大樓、百貨公司,雖然是做生意的,但廚房也不能隨意進去,因為有食安問題。所以,安全概念應該是商業、行政、國會都要有,那些管理很好的百貨公司絕對會把工作人員、客人、上班族的動線區分清楚,但立法院是從物理性的實體空間到法制面的對人員行為管理機制都很薄弱。
公督盟則透過聲明指出,近年來,中共滲透無所不在,英國、德國議會都爆發出國會助理涉嫌為中國竊取國家既密,試圖破壞民主秩序,面對如此危機,我國立法院至今卻仍未建立完整名單公開制度,讓外界難以了解助理和立委之間的關係。
因此,公督盟呼籲,台灣立法院應參考美國、日本國會制度定期對外公告完整助理名單,先透明取信於國人,才能進一步補強國安破口。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