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加SITE:中共干擾選舉 打壓保守黨華裔候選人

報告顯示,在加拿大聯邦大選中,多倫多當谷北選區保守黨候選人鄭敬基被中共跨國打擊。(鄭敬基提供圖片)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25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Noé Chartier報導/李平編譯)週一(4月21日),加拿大選舉安全與情報威脅(SITE)工作組透露,保守黨一名候選人已成為中共跨國鎮壓行動的目標。

選舉安全與情報威脅(SITE)特別工作組的官員提供了該行動細節,針對多倫多當谷北(Don Valley North)選區保守黨候選人鄭敬基(Joe Tay),中共利用臉書、微信、中文抖音和海外抖音版(TikTok)和小紅書等中外平台,對他進行跨國打壓和抹黑。

報告揭示,其中一個參與此活動的臉書帳戶,與中共當局和香港親共實體有關聯。

鄭敬基一直堅定捍衛香港民主,去年12月,香港警方對鄭敬基在內的六名海外活動人士發出逮捕令,懸賞約18.5萬元(100萬港幣)緝拿。三週前,加拿大前國會議員、自由黨前候選人蔣振宇(Paul Chiang)在競選期間曾唆使民眾向香港警方舉報鄭敬基,言論曝光後引起外界譁然。在輿論壓力下,蔣振宇最後被迫主動提出退選。

蔣振宇退選後,多倫多警察局前華裔副局長源植勉(Peter Yuen)取而代之。源植勉被曝光與中共統戰部關係密切,曾於2015年參加中共在北京的閱兵式,並在2016年安省議會舉行的升旗儀式上,身著多倫多警察制服向中共國旗敬禮。

中共攻擊兩大趨勢

中共這一跨國打壓行動包括兩大趨勢,其中一個趨勢是有組織地不實誇大鄭敬基逮捕令和懸賞金及其競選公職能力的內容,其中一份模擬通緝令海報,被多個不同平台帳戶幾乎同時快速連續轉發,有的彼此之間相隔僅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另一個趨勢是鄭敬基相關搜索關鍵詞被故意壓制和過濾,搜索他的名字時,只出現有關賞金和通緝內容。

報告認為,中共這一行動構成跨國打壓,而不僅僅是信息行動,它不是單一行為,而是許多行為的累積影響,目的是抹黑候選人、壓制批評和異議和操縱選民信息。

報告指出,針對鄭敬基的攻擊行動自去年12月達到頂峰以來活躍度一直不大,但大選期間又再度活躍。報告稱,這一行動不會對選舉公正性構成威脅,只是選民須保持警惕。

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多倫多當谷北選區人口為11萬3,663人,其中26,760人中文為母語。2019年,在北京干預行動中,當時的該選區自由黨華裔候選人董晗鵬被曝光與中領館過從甚密,後被迫退出自由黨,但他對媒體提起訴訟。

中共海外宣傳攻勢

工作組兩週前曾警告,中共已發動微信宣傳攻勢,試圖影響加拿大華裔選民對自由黨領袖卡尼(Mark Carney)的看法。《大紀元時報》分析發現,這些言論總體上傾向卡尼,大肆宣傳卡尼會深化加中關係。過後被問到此事時,卡尼稱完全不知情。

卡尼曾於2024年秋擔任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董事會主席,與中共當局企業高層有過接觸。中共當局一份聲明稱,卡尼曾承諾會加大布魯克菲爾德在華活動。布魯克菲爾德曾從一家中國國有銀行獲得2.76億元的貸款。

在4月17日的英語辯論中,卡尼稱為中共對加拿大構成「最大安全威脅」,中(共)國是最大外國干涉威脅之一。因此與中(共)國接觸,須採取措施保護自己。

加拿大外國干涉委員會、SITE和加拿大安情局(CSIS)均認定,中共是加拿大面臨的首要外國干涉威脅,加拿大面臨的外國干涉攻擊前所未有,海外僑民和流亡群體最容易成攻擊目標,其中包括受迫害的宗教和少數民族、異見人士以及人權活動家。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