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嘉韻編譯報道)外食族注意了!你今天吃的那包薯條、那盒便當、甚至那瓶看起來很「健康」的沙拉油,裡頭的油脂可能正悄悄地讓你發炎、累、頭腦鈍、情緒差……而你還渾然不覺!
在EpochTV節目《Vital Signs》中,主持人布蘭登·法倫(Brendon Fallon)專訪生化博士戴安·古登諾(Dayan Goodenowe),揭開「油」背後的真相:你選的烹飪油,可能才是你健康的最大敵人!
為什麼身體需要「油」?這可不是吃胖那麼簡單
你以為脂肪只是囤積熱量、讓你變胖的元凶嗎?其實不然!
古登諾博士解釋,植物會在種子裡儲存「三酸甘油酯」,作為未來成長的能量;人類身體也會類似地把油脂「打包」起來儲存。尤其是Omega-6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所以一吃進去,身體就會「小心翼翼」地儲存它。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對吧?但……重點來了。
當Omega-6「太多太多」時,問題就大了!
Omega-6雖然是人體需要的,但只需要一點點!現代人三餐幾乎都離不開外食、加工食品、炸物,這些食物裡大量使用的「種子油」——像是芥花油、葵花油、棉籽油,通通都是Omega-6的大本營。
而這些脂肪進入人體後,如果用不掉,就會轉化成「慢性發炎」。從心血管疾病、過敏、自體免疫到腦霧疲勞,很多現代病其實都與這場「脂肪失衡」脫不了關係!
種子油到底哪裡不對?背後的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你知道嗎?棉籽油其實是棉花加工的副產品,原本是不能吃的!但經過一連串加工、氫化處理之後,變身為「看起來無害」的食用油,堂而皇之進了超市和廚房。
這些經過「氫化」的油會產生反式脂肪,人體難以代謝,會造成心臟問題、發炎、代謝困難……它們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
「草飼牛」真的比較健康嗎?標籤陷阱也要小心!
古登諾博士還提醒一點:不要只看肉品標籤上的「草飼(grass-fed)」,有些標明「草飼」的牛,在最後幾個月卻是吃穀物長大的(稱為「grain-finished」),這樣肉的脂肪組成也會變差!
所以真正健康的動物性油脂,來源要看得更仔細!
到底該怎麼選「對的油」?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我該怎麼辦?」
別擔心,古登諾博士給出幾個簡單的選擇:
- 高油酸葵花油(high oleic sunflower oil):這種特別品種的葵花油富含Omega-9,反而對身體有益。
- 橄欖油、酪梨油、椰子油:這些天然油脂不容易引發發炎,是健康煮食的好夥伴。
- 動物油脂(如豬油、牛油):其實比你想像的安全得多,還更容易被人體代謝!
- 蛋黃:天然的Omega-9寶庫,別再把蛋黃丟掉啦~
「植物油比豬油健康」?原來是廣告洗腦
為什麼我們會相信「植物油比較好」?古登諾點出:這全是市場推銷的結果。
當初為了打壓動物脂肪產業,商家大力推銷「植物油更環保、能降膽固醇」的概念,久而久之大家就信了。但科學證據卻沒有站在這一邊。
結語:不是不吃油,而是要聰明吃!
「你不可能抵抗所有東西,但你可以學會選擇。」古登諾博士說。
下一次走進廚房或超市,不妨多看一眼瓶身後的成分表,選一種對身體真正友善的油,或許就是你改變健康的第一步。
關於 Dayan Goodenowe 博士:Dayan Goodenowe 博士是一位生物化學與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專家,擁有醫學與精神醫學雙重博士學位。他致力於研究脂質代謝與神經退化性疾病之間的關聯,並發表多篇關於腦部健康、能量代謝與飲食策略的學術研究。Goodenowe 博士亦為Prodrome Sciences的創辦人,該公司專注於疾病早期預測與代謝療法的開發。他的研究強調如何透過營養與生活方式,預防發炎與慢性病的發生。
(本文根據EpochTV節目《Vital Signs》整理)
免責聲明:所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參考,其僅代表戴安·古登諾博士的一些觀點。他是一位科學家,而非醫師。此信息並非醫療建議,也不能替代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指導。在改變飲食、藥物或生活方式之前,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使用此資訊的風險自負。
本文中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李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