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台灣台北報導)近期爆出多起兒少性侵猥褻案的加害人,都已有前科或列入「不適任人員資料庫」,但卻有能與兒少持續接觸的機會。為此,立委范雲、被害孩童家長、民團2日舉行記者會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回應,這可視為加強版良民證,但涉及相關不同政府機關的資料,也是隱私個資,需要法律授權。
范雲指出,兒童工作證可以解決現行不適任資料庫的漏洞,從現況被動查詢轉為工作者主動舉證提出,在尊重工作者隱私的情況下,讓家長安心,將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將「兒童工作證」法制化,要求衛福部配合納入。
王力宏前妻李靚蕾表示,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更多的孩子正在受害,因此要求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都必須沒有虐童或性犯罪前科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呼籲每一個人都可以站出來,盡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參與連署,透過民意的聲量,捍衛孩子的基本權益。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表示,根據衛福部2023年性侵害通報統計,未滿18歲的兒少族群佔55%,其中有172件加害人是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志工、學校教師、幼兒園老師、安親班、才藝班老師、教練、家教等。因此需要推動兒童工作證制度,不只確保接觸兒童的成人,沒有性暴力的前科,也受過與兒童工作的專業教育訓練。
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理事曾穎凡認為,兒童工作證就是等同於信用證明、良民證的程序,不該被嫌麻煩,畢竟牽涉兒童安全,不小盟是會舉辦夏令營和小型課程的非營利組織,現況聘任教師和隊輔不需查核不適任資料庫,其實也需要兒童工作證來確保受聘者的狀況。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明,澳洲從2000年開始運行兒童工作證制度(WWCC),2014年紐西蘭也建立類似制度,重點包括,適用範圍包括任何與兒童有直接、密切接觸的工作,也包含志工,可大幅減少制度漏洞。◇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