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今年基本生活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都有調升,房租支出改為特別扣除額並增加扣除上限,幼兒學前扣除額也放寬,預計多口之家、單身小資族均可受惠。另外,今年退職所得免稅額增加,對退休族群將有減稅利多。
由於川普對等關稅引發股市及產業動盪,行政院卓榮泰上週於院會宣布,已指示財政部延長5月開始的報稅期。對此,財政部表示,目前正在研議延後繳稅期限。台灣過去疫情期間的內需產業蕭條,也曾讓報稅期間延長1個月,從5月1日至6月30日止,有待後續正式公告。
今年一般免稅額調升至新台幣9萬7,000元、70歲以上為14萬5,500元;標準扣除額部分,單身者調高至13萬1,000元、有配偶者為26萬2,000元;特別扣除額方面,薪資所得、身障特別扣除額皆拉高到21萬8,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房屋租金已經不是列舉扣除,而改成特別扣除額,從12萬元扣除額度增至18萬元,並設有排富條款。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適用年齡,從5歲提高至6歲,扣除額調整為第1名子女每年15萬元、第2名以上子女每年22萬5,000元,並刪除排富條款。
安永執業會計師楊建華指出,雙薪配偶的「頂客族」,若年薪在89萬2,000元以下,今年5月可免繳綜所稅。此外,今年租金支出改為特別扣除額,若扣除額度用滿(每月租金1.5萬元以上),在外租屋的單身族年薪低於62萬6,000元,今年可免繳綜所稅。
退休族若選擇2024年一次領取退職所得,免稅額度也有調高,超過19萬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未達39萬8,000元乘以服務年資的金額,將以半數作為所得額計算;超過39萬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部分,則全數金額列為所得額。至於分期領取者,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5.9萬元後的餘額為所得額。
由於投資愈趨多元,楊建華提醒,民眾投資美股獲利或投資KY股獲配股利,均屬於海外所得,若同一申報戶的海外所得全年合計達100萬元,海外所得必須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進行申報。
此外,報稅最常踩雷項目,包括醫藥列舉扣除額,許多民眾誤將醫美、坐月子費用、看護費用列入,但其實並非醫療性質。針對購買自用住宅向銀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每年扣除額上限為30萬元,但以修繕貸款、消費性貸款名義借款,不得列報扣除,民眾應該注意。
責任編輯: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