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荔枝內小蟲是中華細蛾幼蟲 綠光燈照可少6次噴藥

農業部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研究發現,如於夜間照射綠光,可有效抑制荔枝細蛾的活動力,成為防治蟲害的創新措施。(中央社)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高雄報導)高雄是全台最大的玉荷包荔枝產地,年產值達16億元,但「蒂頭蟲」危害日益嚴重,對產量影響甚巨。為此,高雄市農業局自2021年委託嘉義大學調查,確認主要危害物種為「中華細蛾」,並進一步與農業部合作,於夜間使用綠光燈照,可使細蛾危害降至2%以下。

農業局指出,高雄是全台最大玉荷包荔枝產地,2025年全市玉荷包種植面積2,340公頃,預估年產量9,653公噸、年產值達16億元;每年5月是荔枝產季,甜美多汁的荔枝是夏季水果首選,征服許多人的胃,但每每撥開荔枝準備大快朵頤之際,竟有緩緩蠕動的透明小蟲印入眼簾,頓時讓人胃口盡失。

農業局表示,隨著全球氣候暖化,有利害蟲孳生,蟲害防治工作越來越困難,躲在荔枝內的小蟲就是讓農民心頭淌血的「蒂頭蟲」,是「荔枝細蛾」的幼蟲,以果實內的種仁為食,會直接危害果實造成落果、降低商品價值,對產量的影響甚巨。因此自2021年起委託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林彥伯教授調查研究,最終確定主要危害物種為「中華細蛾」。

為進一步找出防治方式,農業局與農業部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合作,研究發現中華細蛾白天棲息在樹幹下方陰影處不活動,到夜間才開始活動並進行交尾與產卵,如在夜間照射綠光,可有效抑制荔枝細蛾的活動力,降低產卵量及果實危害率,並維持荔枝果實大小與甜度。

農業局說,根據在荔枝產區架設夜間燈照防治的試驗結果顯示,可使細蛾危害降至2%以下,在荔枝正常生產年約可減少4至6次藥劑及人力成本,若以噴藥工資2人1天需4千元計算,1年即可回收搭建綠色燈照與電費的投入成本,是具有經濟效益且兼顧安全環保的創新蟲害防治措施。

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今年將結合在地農民、嘉義大學及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等產官學研單位,擴大辦理荔枝的「綠光除蟲」研發與測試,期藉由更完整的應用驗證,提高農民的受益並減少農藥使用。◇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