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美中關稅熱戰 台廠將迎轉單商機

晶片。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5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產業專家分析,美中兩強貿易將脫鉤,朝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應鏈目標發展,但由於電子產品和半導體供應鏈複雜,且與許多國家相關,情況超乎兩國預期,美中才會不斷修正做法,台廠短期可望從中受惠轉單效應。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發布緊急通知,針對半導體產品的原產地認定,將以「晶圓交付製造(Tape-out)工廠所在地」為準。換句話說,未來美系業者晶片要以低稅率輸入中國,可能要轉投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業者,預期台商有望迎來轉單效應。

所謂原產地交付製造,是指將晶片設計送交晶圓代工廠生產的過程,中國稱為「流片」。路透社報導,根據中國晶片製造商資訊平台稱,輝達(NVIDIA)、超微(AMD)、高通等美國晶片設計公司,因將其製造業務外包給台灣,中國海關當局將這些晶片的原產地歸類為台灣。

不過,由於英特爾、德州儀器、亞德諾半導體(ADI)、安森美半導體等,在美國擁有自身晶圓廠,生產的晶片可能被歸類為美國原產晶片,將被徵收84%或更高的懲罰性關稅。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受訪時表示,由於中國大陸新規定,對於英特爾IDM廠及CPU廠,以及美國IC類比大廠德州儀器等較有影響,未來委由台廠生產機會變大,有機會迎來轉單效應。她說,在記憶體領域,韓國也有機會受惠轉單。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11日晚間也公布對等關稅豁免項目,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和晶片等進口產品,外媒對此解讀,這對於蘋果iPhone等品牌來說,可以鬆一口氣。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iPhone中國產線是否恢復運作,是判斷美國是否暫時移除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的訊號。他說,負責組裝美國iPhone機型的中國產線,已經從4月9日停止生產,目前尚未有復工訊息。

郭明錤說,CBP此次更新將有助於緩解市場情緒,但川普關稅政策無法預測,加上CBP是否再度更新,來涵蓋美國白宮4月11日的行政命令,仍是後續關注焦點。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