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聯邦各黨爭論:卑詩毒品注射屋留或不留?

卑詩省共設有 39 個在省府監 管下的毒品安全 注射屋。聯邦大 選在即,是否繼 續保留安全注射 屋各黨派持不同 政策。( 加通社)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 (大紀元記者李君成加拿大溫哥華綜合報導)2025聯邦大選在即,各黨派聚焦於卑詩省政府運營的毒品安全注射站問題。保守黨承諾關閉注射站,自由黨將審查其有效性,新民主黨和綠黨將繼續支持其運營。

保守黨: 全面關閉 將資金轉向治療

4月6日,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在新西敏市舉行的競選活動中,承諾若當選總理將關閉毒品安全注射屋。

他說:「我們將關閉毒窩。」「這些毒品消費場所根本不起作用。」

目前這些站點由省政府監管,通常由非營利組織運營。卑詩省共有39個這樣的毒品安全注射站。

博勵治認為這種「奇怪的社會實驗」加劇了毒品危機,而卑詩省在其「震中」。

同時他宣布了一項重大承諾:如果保守黨政府上台,將投入10億元,用於幫助5萬名加拿大人擺脫毒癮。

據加通社報導,4月6日在卑詩省舉行的一個競選活動中,博勵治表示,毒品危機已經對加拿大社會造成了深遠影響,導致犯罪率上升、毒品濫用和家庭破裂等。

博勵治承諾,10億元的資金將採用基於效果的模式分配,成功幫助吸毒者戒毒的治療中心將獲得資金,並由第三方驗證機構確認效果。

該政策旨在於通過治療幫助吸毒者重回正常生活,並減少毒品對社會的危害。

根據博勵治的計劃,省級毒品安全注射屋必須申請成為聯邦許可的受監督的站點。

目前卑詩省共有四個聯邦許可的毒品安全注射站,其中包括北美第一家:Insite。

同時,他將停止聯邦政府對阿片類藥物的資助,取消對聯邦毒品注射站的資助,並通過嚴格的新監督規則,不得將新的站點開在距離學校、日托中心、遊樂場、公園和養老院500公尺以內。

而這些開設毒品安全注射站的資金,將成為50,000名加拿大人的成癮治療資金。他說:「讓他們能走進那些曾幫助人們成功戒毒的治療中心去戒毒,將最弱勢群體的傷痛轉化為希望。」

自由黨:不追求完全戒斷 能控制和管理成癮行為即可在4月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打擊有組織犯罪的邊境安全戰略,是該黨解決有毒藥物危機計劃的步驟之一。但對毒品安全注射站本身,言詞含糊。

據CBC新聞報導,卡尼說:「這些站點的直接交付是在省級層面進行的。」「我們正在對這些(站點)的有效性進行審查。」

自由黨表示,將投資5億元為各省和地區提供「循證治療」,並表示成功的治療並非意味著要完全戒斷毒癮。

「循證治療」是指「基於證據的治療」方法,它不要求成癮者必須完全戒斷毒品或酒精等物質。相反,治療可以側重於幫助患者通過合理的治療手段(例如藥物、心理治療等)來控制和管理他們的成癮行為,使其能夠維持在某個相對穩定和可控的水平上,繼續生活和參與社會活動。

新民主黨和綠黨:繼續支持毒品安全供應

聯邦新民主黨承諾繼續支持毒品安全注射屋。該黨新西敏-本那比-梅拉德維爾(New Westminster—Burnaby—Maillardville)選區現任議員彼得.朱利安(Peter Julian)表示,受監督的毒品注射屋是幫助人們戒除毒癮的工具之一。

他說,博勵治「取消安全供應(毒品)」意味著可能會有更多人死於毒品。」

聯邦綠黨則表示支持毒品安全注射站,並表示有證據表明它們可以挽救生命並改善康復結果。

省府支持毒品安全注射屋

卑詩省衛生廳長奧祖宜(Josie Osborne)表示,即使聯邦政府改變有關監督消費場所位置的規定,由於該省仍處於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藥物過量預防站仍將繼續運作。

她指出,這些注射站受加拿大最高法院的保護。

2007年,哈珀政府試圖透過取消聯邦毒品法豁免權來關閉加拿大第一個受監管的注射點Insite。但於2011年被加拿大最高法院駁回,理由是關閉Insite將侵犯依賴它的人們的憲章權利。

奧祖宜承認人們對省級毒品注射站的擔憂,表示省政府正在努力確保員工和周圍公眾的安全。

她補充說,過去五年來,毒品安全注射屋已防止了10,000人死亡。

奧祖宜說:「博勵治無法改變卑詩省擁有根據《公共衛生法》授權的藥物過量預防站(毒品安全注射屋)的事實。」

凱文‧薩貝特(Kevin Sabet)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國家毒品控制政策辦公室的高級顧問。他認為將建設毒品安全注射站的資金,轉用為建立戒毒和康復中心,是顯而易見的積極措施。

同時,他說:「我們也必須先考慮如何讓人們住上這些床位,因為人們通常沒有什麼動力去接受治療。」

自2016年4月宣布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以來,卑詩省已有超過16,000人死於濫用芬太尼等毒品。◇

責任編輯:李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