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台灣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暫緩75個國家的對等關稅。對此,立委陳素月、何欣純、賴瑞隆、蔡易餘、沈伯洋11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這九十天是關鍵期,也要求政府必須慎防在這段期間,中共用台灣洗產地,這會成為政府跟美國談判的貿易障礙。
陳素月表示,這九十天是關鍵期,政府積極跟美國談判,除積極對外爭取談判外,對內也要求政府慎防,因為過去台灣就面臨中國貨物傾銷、洗產地的狀況,她擔憂在對等關稅暫緩實施的期間會更加嚴重,不僅壓縮台灣產業生存空間,也會造成政府跟美國談判的貿易障礙。
何欣純指出,產業遭受衝擊已成事實,面對廠商出貨已到美國港口、貨船在海上、收單且已經產製好被退訂、備料完畢被抽單等的巨大損失,都已經或正在發生,不僅這廠商眼前的損失,還包括台灣整體產業供應鏈的生存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傳統產業等衝擊更大,更需要政府協助,保障勞工的家計跟權益。
賴瑞隆指出,根據財政部資料,2018年中到2019年中只查到5件洗產地案件,但至2025年3月31日已累積裁罰到388件,其中輸往美國有133件,超過三分之一。如今美中貿易戰升級,125%的輸美關稅讓中國境內生產廠商有更大的誘因以身試法洗產地。
蔡易餘指出,部分台商本身就於中國設有據點,兩地經營模式交錯,讓洗產地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若中國企業或投機者藉由台灣名義,將原產於中國的貨品包裝、加工再輸出至美國,將嚴重破壞國際對台信賴,也可能導致台灣未來被納入美方高關稅名單,造成經濟衝擊。
沈伯洋說,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提出的離島建設條例的自經區是地方政府可以決定商品種類、審查標準,中央決定的事務變到地方,如此地方可否把中國產地洗進來,然後變成MIT?必須擋下該法案。
另外,沈伯洋補充,應加嚴現有兩岸條例的規定、貿易法規定、清單規定,更新要更為迅速,國貿署認定MIT時的例外條款的標準必須嚴謹,如此才能跟美國說,台灣沒有洗產地的疑慮,不然賺錢的生意都會有人做,若沒有嚴格的法規限制,最後會形成國安問題。◇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