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林丞奕台灣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峰迴路轉,川普宣布對75國暫緩90天實施,但對中國關稅拉高至125%。多名立委擔憂,中國貨可能透過台灣洗產地,影響台灣談判及信譽;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台灣快遞小額包裹有五成以上從中國進口,財政部正在評估是否調整新台幣2千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優惠措施。
美國日前對中國進口、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從貨值的30%增至90%。港媒報導,該措施同樣適用於香港,並於5月2日生效。
立委吳秉叡10日質詢時關切,台灣規定半年內進口貨物完稅價格在2千元以下者,可享免稅優惠限額6次,這對國內製造業不公平,因為許多都是從中國來的低價包裹,財政部是否研議調整該制度?
莊翠雲表示,台灣進口的海運快遞小額包裹相當多,其中五成以上從中國進口,至於是否調整小額包裹免稅措施,財政部正在分析與評估當中。
財政部官員補充說明,思考調整的理由,主要是考量外界反映可能會對國內產業造成不公平競爭、或扭曲市場經濟,近日美國加徵中國低價包裹關稅,確實也可能會增加中國貨品從台灣違規轉運。
莊翠雲強調,針對違規轉運問題,財政部非常重視,目前已採取事前預防、事中嚴查及事後嚴罰3道防線因應,違規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或禁止1年輸出入貨品。
經長:5策略防中國貨洗產地
立委賴瑞隆質詢時指出,美國祭出對等關稅,對台灣來說是重大挑戰,經濟部是否有信心度過此波危機?在野黨希望重回中國市場,恐怕會讓台灣遭到更嚴重的關稅衝擊。
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沒人願意讓美國對台關稅從32%升至125%,大家都選擇跟著大勢的路線前進,政府會與美國進行談判。美國現在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出口稅率回到10%,台灣產品競爭力仍非常強。

但賴瑞隆認為,中國遭美國課徵高關稅,可能會出現中國商品傾銷台灣,甚至出現洗產地狀況,政府有無防範措施。
郭智輝指出,防範洗產地是與美國關稅談判的重點之一,經濟部有五項策略,第一、加強中貨銷台、轉單輸美的監測;第二、加強對業者宣導,表明此作為將影響美國對台灣經貿的判斷;第三、政府會建立違規業者名單;第四、違規裁罰將從嚴;第五、運用反傾銷措施,防止透過台灣洗產地。
藍修離島條例 綠憂助中洗產地
另一方面,去年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提出《離島建設條例》修正草案,其中第六項提到中國人民、法人、團體、機構或服務等,進出離島自由貿易示範區,相關管理辦法除中央外,可以由各離島政府自行擬定,對此,立委沈伯洋10日質詢時指出,這樣的狀況就會被認為是幫助中共洗產地,極可能影響未來的談判。
沈伯洋說,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下降,對其他國家的投資上升,跟關稅無直接關聯,這是八到九年來政府政策的大方向。他直言,台灣不能夠跟中國綁住,綁在一起就是會出問題。美國很注重洗產地問題,若相關的管理辦法講清楚,就可以展現台灣沒有洗產地的疑慮。
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表示,《離島建設條例》必須在《兩岸條例》底下進行,川普也期望全球民主國家與中共的貿易往來能保持一定的距離,離島自由貿易示範區將開啟台灣國安後門,貿然開放中國人流、金流、物流,不僅國內高度疑慮,甚至還會影響台美關係。
關於修正《離島建設條例》,陳玉珍則說,離島普遍面臨醫療資源不足困境,所以藉由推動離島國際醫療特區,提升離島醫療水準,增加更多民間醫院來金門設立醫院的誘因,不要讓金門只有一家部立金門醫院。◇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