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近2年11船擱淺 海污防治基金成立管理會專款專用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5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行政院海洋委員會9日召開「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會」成立大會及首次會議,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擔任召集人,審議通過114年度基金預算及115年度概算,並逐條審議「海洋污染防治基金補助海洋污染防治研究及技術開發計畫作業要點」草案,將專用於應急處置與災難救援。

管碧玲強調,海洋污染帶來的系統性挑戰,已成為全球無法忽視的問題,除了海廢垃圾、陸源排入污染等議題外,對於台灣這個位處颱風密集區的國家而言,海難事件所引發的污染影響更為嚴重,自2023年5月《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以來,台灣已歷經10次颱風,造成11艘船擱淺,突顯海洋污染防治與應變工作對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

海委會表示,設置「海洋污染防治基金」是《海洋污染防治法》於2023年修正時的重要內容,來源規劃分階段徵收海洋污染防治費,除既有的海洋棄置費外,優先針對原油進口部分進行徵收,將專款專用於海洋污染防治及應變。 截至今年3月,已累積新台幣2.1億元,自2024年起每年提撥5千萬元準備金,確保政府有足夠經費迅速應對重大海洋污染事故。

海委會提到,由於海洋的範圍廣大,相關預防、監控的措施都必須運用科技工具以提升效能,因此海委會特別於海污基金編列相關補助研發經費,並訂定「海洋污染防治基金補助海洋污染防治研究及技術開發計畫作業要點」,於首次會議中逐條審議,期望透過基金支持技術創新,推動海污防治研究與應用。

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會委員陳姿蓉表示,從預防與防堵污染情勢來看,《海洋污染防治法》提高相關罰則嚇阻不良廠商外,授權徵收海洋污染防治費、設立海洋污染防治基金,專用於海洋污染防治與應變,猶如一般家庭中「緊急預備金」的概念,使相關機關得以因應突發海污事故、加速海污事件發生時的相關部署,使相關危害盡可能降低。◇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