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強批蕭若元、鍾劍華、楊穎宇等「軟對抗」 鍾:鄧公然推翻《基本法》等承諾
【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報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31日)在《星島日報》專訪中點名指控身處海外的Facebook專頁《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時事評論員蕭若元,以及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軟對抗」,作出「挑撥」、「分化」及「煽動」。鍾劍華拍片指香港人理應擁有表達自由,並批評鄧公然挑戰和推翻《基本法》等中共對香港人和國際社會作出過的承諾;蕭若元亦質疑是否要每天拍片讚賞政府。
目前身處英國的鍾劍華去年12月被香港警方國安處以100萬元懸紅通緝,他今日在其YouTube頻道拍片回應鄧炳強最新點名批評。鍾表示,近年每次有國際組織和媒體對香港政府和香港現狀作出評論,只要不符合鄧炳強的心意,便會用一些「黑社會」式的威嚇「反駁」。
鍾估計,由於最近曾拍片批評鄧炳強到泰國「拯救」被禁錮港人是「做騷」,並形容鄧去信《明報》不滿一篇關於記者提問的文章「偏頗誤導」是濫權,所以刺激到鄧在《星島日報》專訪中點名批評。鍾今日再批評鄧「製造不安」,而不是「保安」,多次威嚇一些仍然有些專欄及與政府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包括時事漫畫家尊子、前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等。
對於被鄧點名批評,鍾坦言「無所謂」,因為鄧的公信力「大家心裏有數」。鍾笑言,建議做一次民意調查,看看鄧和鍾兩人,誰獲得較多人信任,但港府已不敢面對民意調查,所以打壓香港民意研究所。
關於港府經常使用「軟對抗」一詞,鍾翻查網上資料後發現,大約於2021年開始,該詞正式在官方論述上出現。根據「非外國勢力」人工智能Deepseek的回覆,「軟對抗」與2019年反送中運動有關,意思是通過文化、藝術、教育、媒體表達政治立場。鍾反駁,《基本法》和《國際人權公約》均保障香港人表達政治立場的權利,「軟對抗」的概念是公然挑戰和推翻《基本法》等中共對香港人和國際社會作出過的承諾。
鍾憶述,自己早在90年代起,已經在報章撰文評論公共政策,一直都是以良心和價值觀作出評論。若港府視他的評論是「軟對抗」,他笑言「沒辦法吧」,自己「軟對抗」了數十年,不會後悔。
蕭若元質疑是否要每天讚政府
同日,身在台灣的蕭若元亦拍片形容自己被點名非常奇怪,因為近年他已甚少評論香港時事,本月共有120段影片,其中只有18段影片關於香港,其中一段片關於黎智英,其它大部份都是評論李嘉誠、香港政府預算赤字,「我對於赤字是非常擔心的,罵的多數是罵陳茂波,我沒有罵過鄧炳強」。
蕭笑言:「我好驚啊!鄧炳強先生,你原諒我好不好?鄧炳強高大威猛、俊俏、人見人愛,車見車載…你不要嚇我,我有心臟病,嚇到我騰騰震,震到入心,很淒涼!」蕭質疑是否要每天拍片讚「政府好勁,沒有赤字,年年盈餘,經濟增長很好」。@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