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然、余平德國萊比錫報導)2025年3月7日,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德國萊比錫歌劇院(Oper Leipzig)上演了今年當地首場演出,當晚票房一票難求,演員謝幕兩次。
神韻在萊比錫的演出一直非常受歡迎,本年度的演出票提前三個半月就全部售罄。很多買不到票的觀眾給熱線打電話,希望能作為替補人員,得到一張票。
一位女士說,去年她的同事送給她一個神韻節目冊,讓她一定要來看。現在她看了演出明白了同事的感受。她說,「現在我也要向朋友說同樣的話,一定要去現場親身體驗。」
一對老夫妻從二百六十多公里的漢諾威專程趕到萊比錫看演出,他們說,疫情前就買了票,結果疫情爆發後一直不湊巧,始終無法看上演出。這麼多年後,他們終於如願以償,所以非常高興也很期待。
神韻金色轉輪充滿能量 名企稅務顧問:全身心感到震撼

「簡直太喜歡了,(舞蹈演員)環環相扣的配合,我也特別喜愛。」Catleen Plischke女士高興地說道,「那些作品對文化的洞察力,以及對時事的洞察力,都讓我很喜愛。」
她和丈夫Jens Plischke一起觀看了神韻演出。她說他們是讀了《大紀元時報》關於神韻的報導來看演出的。
Catleen Plischke是一位稅務顧問,同時兼任萊比錫工商會財政稅務委員會成員。她供職的公司是德國最大的中型審計與顧問公司之一,在業界排名前十,在全球120個國家設有820個辦事處,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審計和諮詢服務。Jens Plischke在一家製造切削工具的公司擔任應用技師。
Plischke同樣非常喜歡神韻,他說自己本來只是陪太太來,卻沒料到神韻演出這麼精彩,「來時我沒抱任何期望,甚至不知道要期待什麼,我讓(演出)來影響我。這種同步性、色彩和與藝術,我很喜歡。」
神韻高科技動態天幕吸引了Catleen,「螢幕(動態天幕)與舞蹈演員之間的銜接,真的非常巧妙,非常精彩。」
舞蹈演員高超的技巧與輕盈讓他們大開眼界,Plischke讚歎道,「他們似乎沒有重量,像羽毛那樣漂浮。」Catleen也很驚訝,「他們是如此靈活,腿可以抬得如此高。」
神韻的使命是復興傳統與價值觀,展示了神傳文化文化的精髓,Catleen表示,「我能感受到演出充滿傳統價值觀。遺憾的是,這些價值觀有些已經失落了。」 Plischke在一旁說,「在德國我們真應該好好思考一下。」
Catleen表示,「傳統,還有法輪大法或法輪功的價值觀,善良和慈悲,我們覺得這非常重要。」
最後一幕展現了當人類道德敗壞、面臨滅頂之災時,創世主下世救度好人,轉動金色轉輪的情景令Catleen震撼,她表示看到這個畫面充滿能量,「我全身心都感到震撼。」她說這引發了她的思考,「我們自己未在宗教信仰的環境中成長,因此還需要時間思考。我想,我們內心還存在著人性等價值觀。」
最後,Catleen表示,「需要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現在有八個藝術團在全球演出,這很好。正如在此所見,觀眾爆滿。我希望神韻能更廣泛地傳播。」
神韻帶來神性啟示 引主治醫生共鳴

主治醫師Evmorfia Fromme與丈夫Matthias Fromme觀賞神韻後都對演出讚賞不已。Evmorfia說:「演出所傳遞的傳統理念和神性的啟示非常好,特別是透過動態天幕這樣的新興媒體來呈現,令人耳目一新。」
Evmorfia Fromme是一位主任醫師,專長是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心身學, 其所供職的醫院是薩克森州最大的醫院,也是萊比錫大學的學術教學醫院。她的丈夫Matthias Fromme是一名土木工程師。
Evmorfia表示自己非常喜歡神韻,神韻舞蹈藝術家的高超技藝令她讚歎,「特別是舞蹈動作的精準度和整齊劃一,實在非常優美。此外,舞蹈演員的運動能力也十分出色,水平極高,我覺得棒極了。」
神韻舞劇故事引人入勝,蘊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Evmorfia非常喜歡,她說這些故事帶給她「非常正面的感受」,「每個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這種正面的訊息尤為重要。」
神韻的使命是復興傳統文化和價值,對此Evmorfia深表認同,她強調:「人應該秉承古老的傳統邁向未來,而不是將一切傳統拋諸腦後。」
Matthias Fromme也非常喜歡這場神韻,「無論是藝術水平、服裝,還是舞蹈與多媒體天幕的巧妙結合,都深深吸引了我們。」
神韻樂團的現場演奏也給Fromme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神韻的音樂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文化氛圍,我們非常喜歡。能夠現場聆聽樂團的演奏,更是讓人完全沉浸其中。」
神韻通過小舞劇講述歷史故事,主持人會在每個故事做介紹。Fromme很喜歡這種方式,他說,「能對故事做一點解釋這非常好,可以讓人更容易理解,這樣的安排很棒。」
最後,Evmorfia表示整場演出讓她感到輕鬆愉快,而Fromme也深有同感,兩人都對這場藝術盛宴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度過了美好的夜晚。
神韻完美演繹傳統文化 活動經理讚高水平製作

「我覺得神韻製作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歡他們的呈現方式,非常專業,是高水平的製作。還有(動態)天幕,演員如此精準地出現在應該出現的那一個位置上,我必須說:完美,脫帽致敬。」文化中心主管、活動經理Alexander Heyne對神韻的組織、製作以及藝術形式大為讚賞。
神韻完美的藝術呈現令Heyne深感敬佩,「非常精彩。舞蹈演員動作協調一致,富有動感。真的令人陶醉。」
神韻用舞蹈的方式表現中國傳統文化,Heyne坦言,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中國傳統文化令我陶醉,沉浸其中,他們演繹得非常好。」
這位活動經理表示,傳統非常重要,「我認為,人們應當維護傳統文化,不應忘記。通過今天(神韻)這樣的演出,傳統再次變得生動鮮活了。」「我多麼希望在中國也能繼承這樣的傳統文化,我認為,傳統對於未來非常重要。」
一同觀賞演出的太太Marlen也非常激動,她一口氣說道,「美極了,真的非常引人入勝,我完全被迷住了,完美無瑕。我超級喜歡。必須說,這真是令人難忘,讓我感到很震撼。看到最後,我完全被迷住了,簡直目不轉睛。他們的舞蹈達到如此的同步,真是不可思議,真讓人難以置信。舞蹈的水準頂級、協調一致,精準無比又非常細膩,真的是頂級。」
Marlen是一名祕書,她表示神韻用舞蹈講述歷史,這種方式深深打動了她,「他們用這種方式表現中國歷史,我覺得非常棒,希望他們繼續做下去,(中國文化)真的是一個偉大的文化遺產。」
得知神韻藝術團無法在中國大陸上演,Heyne夫婦感到悲傷和遺憾。Heyne表示,「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實踐自己的喜好、信仰。否則的話,就非常糟糕。當然我們能在這裡欣賞演出,就更值得讓人高興。」他希望,有一天中國也能實現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我覺得人應該敞開心扉,能夠說出自己的觀點,希望有一天中國人也都能如此」。
太太Marlen也同意丈夫的觀點,她表示,八個藝術團在全球巡迴演出非常有意義,「絕對是這樣的,(神韻)應該得到廣泛傳播」。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