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對超過13萬名醫療專業人員進行了數十年追蹤的新研究,酸奶或許能將特定類型結腸癌的風險降低20%。
每週至少食用兩份酸奶的人,通過改善其腸道健康,結腸癌的發生率出現顯著降低。
研究作者指出,相關發現為酸奶能在癌症預防中發揮的潛在作用提供了證據。
「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有關酸奶潛在益處的獨特證據。」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分子病理流行病學項目負責人荻野周史博士(Dr. Shuji Ogin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兩份或更多份的酸奶
這項發現最近發表於《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期刊,檢驗了有關參與者約五十年的追蹤數據。
研究未能發現酸奶與整體結腸癌風險之間呈現明顯關聯,因此不能認為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這意味著結果或許是出於偶發因素)。然而,他們發現,每週至少吃兩份酸奶的人,右側結腸上特定類型腫瘤的發生率降低了20%。這種腫瘤對雙歧桿菌檢測呈陽性。
右側結腸上的腫瘤通常會引起較不明顯的症狀,如腸道出血,導致在癌症已擴散時才被診斷出來,因此診斷後的生存率較差。
參與者於每四年通過詳細的食物問卷報告他們的酸奶攝入量(包括原味和調味酸奶)。然而,研究並未說明哪一類型的酸奶對於結腸癌具有更大的預防作用。
雙歧桿菌是常見於酸奶中的有益細菌。這些細菌能促使膳食纖維的消化,有助預防感染,並產生重要的維生素,包括葉酸和一些B族維生素。相反,低水平的雙歧桿菌與多種健康問題相關,例如乳糜瀉、肥胖、糖尿病和過敏。
儘管長期的酸奶攝入與整體結腸癌發生率之間沒有統計學方面的顯著關聯,不過研究發現,在雙歧桿菌陽性腫瘤中,酸奶攝入量較高的參與者(每週食用兩份以及更多酸奶)罹患率相較降低了20%。
酸奶中的細菌或許有助於創造健康的腸道平衡,通過加強腸道的保護屏障,進而降低結腸癌的罹患風險。雙歧桿菌通過抵抗有害細菌、改善腸道健康和免疫力來幫助減輕風險。雙歧桿菌通過產生短鏈脂肪酸,促進維持健康的腸道環境。這些脂肪酸對於腸道內膜、炎症以及整體腸道功能具有多種有益作用。
結腸癌是一種發生在大腸或直腸中的癌症。儘管結腸癌過去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但近年來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發病率有所上升。研究顯示,50歲以下人群的診斷數量不斷增加,使得這一年齡群體的結腸癌罹患率日漸成為一個受到關注的議題。
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酸奶和其它發酵乳製品對腸胃健康有益。」共同資深作者、哈佛大學病理學講師及流行病學部門副教授Tomotaka Ugai博士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新發現表明,這種保護作用可能對雙歧桿菌陽性腫瘤具有特定性。」
麻省總醫院臨床與轉化流行病學部門主任、胃腸病學專家安德魯·T·陳博士(Dr. Andrew T. Chan)強調,這項研究加強了飲食、腸道細菌以及結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他補充道,這為研究開闢了新的方向,特別是探明這些因素將如何影響年輕群體的結腸癌風險。◇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Eating Yogurt May Lower Risk of Specific Colon Cancer。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