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織藝循環-植染采川 頭份市公所藝術館展出

學員以廢棄衣服的口袋創意實用的成品。(許享富/大紀元)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5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本次展覽由頭份市公所補助,同時亦透過農業部綠色照顧計劃,帶領長輩進行各種藝術手作,並藉由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的人力駐點,陪伴長者,提供健康飲食與療癒紓壓等各類活動。今年展覽以「舊衣回收的循環利用」為核心主題,透過收集舊衣物與老布料,將其回收再利用,結合社區長者、青年與孩童的創意發想,展現世代共創的美學與永續精神,並深化社區的文化連結。

曾獲 農村真心繪畫團體奬
曾獲農村真心繪畫團體奬。 (許享富/大紀元)
 學員利用農廢物創意作品
學員利用農廢物創意作品。(許享富/大紀元)
社區學員作品展
社區學員作品展。(許享富/大紀元)
織藝循環-植染采川,頭份市公所藝術館開展。
織藝循環-植染采川,頭份市公所藝術館開展。(許享富/大紀元)
藝耆基金會執行長龔筱瑜表示,利用長輩惜物的精神和農廢再利用為植物染原料,基金會共同策劃長者,年青人與孩童的集思,創意發想,展現創意意美學成品與永續經營,同時深化社區文化的連結。
藝耆基金會執行長龔筱瑜表示,利用長輩惜物的精神和農廢再利用為植物染原料,基金會共同策劃長者,年青人與孩童的集思,創意發想,展現創意意美學成品與永續經營,同時深化社區文化的連結。(許享富/大紀元)

此次展覽規劃四大展區:包含「織藝循環|打造永續創藝」「植染采川|在地創生實踐」「社區藝術|生活療育美學」「心享世成|世代互助共榮」等四大主題。

織藝循環,打造永續創藝
織藝循環,打造永續創藝 。(許享富/大紀元)

織藝循環,打造永續創藝:本展區以「循環永續」為理念,探討紡織與成衣產業在生產與廢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嘗試透過手工藝的轉化,賦予舊布料全新的生命,透過手工車縫形成豐富的紋理與色彩,展現再生布藝的多彩生命力;同時設置體驗區,邀請觀眾參與接力編織,透過互動學習與代間交流,讓年輕一代聆聽長輩的故事,理解紡織文化的價值,並一同編織未來永續的願景。

植染采川,在地創生實踐,利用社區的農廢物發展植物染。
植染采川,在地創生實踐,利用社區的農廢物發展植物染。(許享富/大紀元)

植染采川,在地創生實踐:本展區以「草木染」與「農廢再利用」為媒介,透過在地植物的色彩轉化,體驗環保且富有文化內涵的藝術創作。帶領長輩染製方巾,再經過手工縫製,轉化為日常小物,每件作品都象徵著「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美學」。

社區藝術,生活療育美學
社區藝術,生活療育美學。 (許享富/大紀元)

社區藝術,生活療育美學:社區長者透過粉彩、水彩、色筆等多媒材創作,描繪周遭的山水生態、地景人文,並觀察自身的五官特徵,以常見的花草植物作為靈感來源,將生活記憶轉化為藝術表現,不僅是視覺的呈現,更是心靈的映照,每一筆線條、每一處色彩,都是長者對於土地、生命與文化的詮釋。

心享世成,世代互助共榮成果展。
心享世成,世代互助共榮成果展。(許享富/大紀元)
心享世成,世代互助共榮
心享世成,世代互助共榮。(許享富/大紀元)

心享世成,世代互助共榮:在社區據點的支持下,我們透過「藝術陪伴」的方式,讓長者們找到彼此心靈的依靠,也讓社區間原有的互助關係更加緊密。將此概念設計互動裝置藝術,讓觀眾能參與其中,透過小紙條寫下自己對於地方未來的想像與期待,成為世代互動的一部分。

頭份市長羅雪珠表示,本次展覽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記憶的編織、情感的縫合、創意的綻放,透過青銀共創、代間合作與永續循環實踐,希望讓老布與舊衣物找到新的價值,讓長者的故事與智慧得以傳承,在文化的交織中,發掘更多創意與可能性。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走進《織藝循環-植染采川》展覽,感受這份來自人與土地、世代共存的溫度,與我們一同編織屬於社區未來的美好篇章。◇

與會佳賓齊慶婦女節快樂
與會佳賓齊慶婦女節快樂(許享富/大紀元)
社區長者打擊樂器表演拉開序幕
社區長者打擊樂器表演拉開序幕。(許享富/大紀元)
樂活舞藝表演,展現生動活潑。
樂活舞藝表演,展現生動活潑。(許享富/大紀元)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