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打造未來財務安全的9種方法
【大紀元2025年03月06日訊】(Pierre Raymond撰文/大紀元記者趙孜濟編譯)單親家庭在美國越來越常見。年輕一代,通常是千禧一代(出生於1982—1996年)和Z世代(出生於1997—2012年),常常認為傳統的核心家庭結構已經過時。
如今,許多年輕父母獨自領養或撫養孩子。研究發現,2019年,近四分之一的18歲以下美國兒童與單親家長共同生活。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美國是獨自與單親生活的兒童比例最高的國家。
其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約有1,509萬兒童與母親生活,而約有305萬兒童在由單身父親主導的家庭中成長。
所有這些研究表明,美國越來越多的家庭意識到,無論是單親家庭還是父母輪換撫養孩子的家庭都在增加。儘管許多人常常聲稱離婚、分居、死亡或在婚姻關係之外生育孩子是兒童由單親撫養的最大原因,但新的研究實際上顯示,年輕父母認為婚姻和傳統不是絕對的。
大約46%的千禧一代和44%的X世代(出生於1965—1980年)現在表示婚姻正在變得過時,他們希望創造一個更加融合的家庭,孩子可以在單收入或雙收入家庭中成長。
典型單親家庭收入
儘管許多年輕父母希望獨立撫養孩子,不依賴伴侶,但撫養孩子的財務影響在美國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新數據顯示,大約32%的單身媽媽年收入在4萬美元及以上,而只有10%的單身母親年收入超過8萬美元。
皮尤研究中心的其它研究發現,單身母親或獨居母親的家庭貧困率最高,有30%生活在貧困中,而獨居父親只有17%。
據說約有16%的同居夫婦生活在貧困中,而少數已婚夫婦家庭(8%)的收入低於貧困線。
最近的分析顯示,美國一個四口之家的貧困線為29,960美元,而單身個體的年收入可能低至14,891美元。
由於近年來創紀錄的高通脹導致生活成本急劇上升,單親家庭在面對食品、公用事業和住房等必需品的高成本時面臨最大挑戰。這還不包括支付其它費用,如託兒費、學校費用和交通費用,以及留出足夠的錢建立緊急基金。
單親家庭如何在美國現代社會更有效地計劃預算
單親家庭本身就已經是一項開支,或者說足夠艱難,既要兼顧職業和家庭責任,又要面對不斷上漲的成本和經濟不確定性,近年來這些都對單親家庭的開支造成了更深的衝擊。
現在擁有良好的預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鍵,對於單親來說,為孩子的未來規劃以保障他們的未來對許多人來說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然而,儘管成本令人瞠目結舌,作為單親仍有方法可以進行預算,並且每個月還能剩下一些現金用於緊急基金、社會保障或儲蓄。
1)了解你的錢花在哪裡
作為單親開始預算的最佳方法之一是了解每個月你的錢花在哪裡。雖然你可能已經做了一些削減,儘量過簡樸的生活,但如果沒有明確的指示或證明你的錢都花在哪裡,你將很難跟蹤你的開支。
收集你所有的帳單、銀行對帳單和工資單。通過分析你的收入並記錄你的開支,你將對你的收入和所有花出去的錢有一個更好的了解。
考慮你的收入與你的支出相比。你還需要查看你可能欠下的任何債務,以及你每個月儲蓄的金額。
通過可視化你的財務狀況,你將開始看到你在哪些方面可能花費了更多的錢,這些是你需要削減的,而哪些方面,如債務或儲蓄,應該得到一些關注。
2)創建一個現實的路線圖
一旦你收集了所有信息,你就可以規劃一個可能的路線圖,幫助你更好地將所有事項,以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拼湊在一起。
你需要考慮的四個主要預算類別包括:
收入;
開支;
債務;
儲蓄
對於你收到的每張工資單,考慮你賺了多少錢,以及這些錢花在哪裡。通過查看你的開支,你將更好地理解哪些花銷是最大的。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考慮你可能承擔的任何債務。清償債務是減少不必要開支的最好、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你可以將更多的現金轉向其它方面。
然而,你也不能太理想化,因為你不想給自己帶來負擔或做出太多的生活方式改變,這可能會導致你或你的孩子過上更加不舒服的生活。
3)償還小型和高利息債務
作為經驗法則,減輕債務負擔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儘快償還任何小額帳戶或高利息債務。
Sibu Sea Berry Therapy(一家專業補充劑和功能性食品公司)的運營副總裁德斯蒂‧麥科姆林(Dusty McMullin)說:「我父親教給我和我的兄弟關於債務的最好規則之一是,先償還任何小額債務。」
德斯蒂和他的兄弟彼得(Peter)是第二代企業家,現在是他們父親布魯斯‧麥科姆林(Bruce McMullin)於2004年創立的企業的管理合夥人。
任何小額債務,無論是100美元還是1,000美元,每個月都可能成為你家庭財務的沉重負擔。制定債務償還計劃將確保你能夠穩步開始減輕負擔,每月做出小額供款或通過支付一次性總額來全額還清債務。
然而,在這樣做之前,確保你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來幫助你度過這個月或支付其它費用。雖然償還所有債務至關重要,但以犧牲家庭為代價可能會損害你的財務健康。
4)在開支後為債務和儲蓄預算
關於償還債務的主題,另一種開始平衡你家庭帳簿的簡單方法是,遵循許多人用來為他們的月度開支(包括債務和儲蓄)預算的簡單公式。
遵循50/30/20規則,允許你將足夠的收入分配給你的家庭開支(50%)和必需品,包括債務(30%),其餘20%留作儲蓄。
你的收入減去開支,如果你有剩餘的現金,你就處於綠色狀態。任何剩餘的現金都需要分成必需品(可以購買的服務和商品)以及債務等部分。
剩下的任何現金可以存入一個高收益儲蓄帳戶,與你現有的支票帳戶分開,以確保你不會不必要地或有意地花掉這些錢。
5)開設一個高收益儲蓄帳戶
「為雨天儲蓄,特別是在你剛開始時,是任何人可以做出的最佳財務決定之一」,德斯蒂說,「有錢可以依靠至關重要。雖然如今由於高成本繼續侵蝕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儲蓄可能更加困難,但每一分投入儲蓄帳戶的錢從長遠來看都能累積成更大的東西。」
一個單獨的高收益儲蓄帳戶意味著你可以將任何剩餘的現金存入這個帳戶並讓它增長。將這個帳戶作為安全網,你可以激勵自己為在最需要時能提供可觀回報的東西而儲蓄。
6)使自己的消費習慣更加現實
雖然有些東西比其它東西更重要,但更實用地使用自己的錢將使你能夠更好地利用每一美元。
批量購買或在批發食品店進行月度雜貨購物將使你能夠節省更多,並儲備可以持續更長時間的必需品。比較購物也是另一種確保你為任何可能需要的物品獲得最佳價格的方法。
你還可以購買店內品牌,而不是更專業的產品或物品。購買可以在你的冰箱或冷凍櫃中保存更長時間、不易變質的東西,或者每週計劃你的膳食,並標明你可以在雜貨和其它物品上花費多少。
你還可以做出額外的削減,例如取消昂貴的訂閱,為諸如流媒體服務之類的東西選擇更具預算友好的選項,或者與朋友或家人分擔費用。
對於更大的購買,如家用物品,可以在線搜索更好的交易,甚至在二手市場上尋找。你總是可以在當地的二手店或附近的臨終關懷商店購買家具。
7)養成控制的習慣
作為單親,你每天生活中需要處理的事情已經很多,額外的財務壓力可能是你晚上睡覺時最不想考慮的事情。
德斯蒂說:「在我們的業務中,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問題,雖然我們總是需要為這些時刻做好計劃,但在這些時候,我們鼓勵我們的團隊成員專注於他們可以控制的那些障礙,然後再處理額外的問題。」
這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也常常適用。專注於我們現在可以控制的那些財務痛點,例如債務過多,或者因為我們的開支超過了收入導致每個月現金用盡,我們可以積極地做一些事情來略微改善。
記住一切都需要時間。如果能時常作一些小的削減,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收穫其中的回報。
8)與孩子談論錢
這可能是一個在父母和看護者之間經常激烈爭論的話題,然而,與孩子談論錢很重要,特別是在他們容易受影響的年齡。
作為父母,你可以自己決定處理這種情況的最佳方式,但花時間告訴孩子錢的價值或如何處理收入和開支,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一旦他們開始自己賺錢時應該如何花錢。
根據兒童心理研究所的專家——與孩子談論錢,無論是教他們如何設定預算,還是向他們展示你的家庭開支,都可以教會他們財務責任。
更重要的是,一些人建議從很小的年齡開始教孩子,可以幫助他們做出更好的財務決策,讓他們知道何時設定限制,並減少衝動的購買。
無論你的育兒風格或技巧如何,考慮找到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讓你與孩子分享財務知識。嘗試讓它變得有趣,以便他們更好地理解,或者尋找在你外出進行每月雜貨採購時融入聰明消費的方法。
9)儘量分擔費用
在可能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讓你與你的伴侶、朋友或家人分擔你的家庭開支。雖然錢的話題總是讓人感覺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直面問題將有助於澄清氣氛,特別是如果涉及你的伴侶的時候。
嘗試找到一種方法,讓你和你的伴侶可以分擔某些費用,例如託兒費或其它與孩子相關的開支。如果你是沒有其他依賴者的單親,與家人或朋友協商,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和你住在一起,幫你分擔租金和水電費帳單。
聯繫一個家庭成員可能是另一個選擇。在可能的情況下,看看他們是否能租一兩個臥室來幫助你,或者甚至分擔其它費用,如訂閱費用或互聯網帳單。
雖然與他人談論錢並不總是容易的,但告知他人你需要幫助可能會讓他們知道你需要幫助,至少在你能夠再次站穩腳跟之前。
總結
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單親家庭或許是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對於那些必須獨自承受這些掙扎的人來說,事情只會更加艱難。
作為你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你必須確保你對賺到的每一美元和花出去的每一美元都有完全的控制。作為父母,你希望確保你能為你的孩子提供生活,並幫助他們確保一個光明的未來。
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你的財務狀況,並在需要時做出必要的削減。依靠你的直覺做出艱難的決定,並專注於你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
雖然這些可能是你作為父母生活中的挑戰時刻,但每天向前邁出一小步,將開始在你的家庭長期財務福祉中產生重大變化。
原文「9 Ways To Build a Secure Financial Future as a Single Parent in Modern Time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