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讀者:大紀元讓人變得更善良
【大紀元2025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大紀元時報》發行日報至今已20年,「勇者之路」特展第二天。資深讀者表示,《大紀元時報》不僅是一份報紙,它的內容經過精挑細選,也不會報導八卦,「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大紀元》報導的內容,讓我獲得了許多知識,也變得更加善良,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台灣大紀元》2月5日至9日在華山藝文特區舉辦「勇者之路—《大紀元時報》台灣發行日報暨《九評共產黨》發表二十週年特展」。
《大紀元》資深讀者、代銷公司業者黃啟明,早在2000年初就已訂報,當時《大紀元時報》還是以周報形式發行。
黃啟明表示,大紀元有很強的理念,早在多年前,就看到媒體很容易被金錢收買,做出政治正確的報導,反而讓人看不到真實新聞,當時中國發生許多宗教打壓等慘絕人寰的事,但很多人為了在中國做生意,碰到人權議題就轉彎,《大紀元時報》是完全將其曝光,「事實上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也就沒有公理。」
談及媒體報導真相重要性,黃啟明表示,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有一個準則,做生意是為了賺錢,但比賺錢更重要的是要守住道德,道德不僅是個人層面的,它是整個社會乃至全世界的道德,人如果沒有道德,就會做出非人的事情,因為人跟神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黃啟明分享,他最喜歡副刊版面,像是中醫師溫嬪容、神話的內容,甚至經由他的介紹,住家隔壁的便當店老闆也訂閱了《大紀元》。黃啟明提到,他的媽媽也很喜歡看《大紀元》,即便她現在已經90歲,每天都會拿著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她也是《大紀元》的忠實讀者。
黃啟明說,他對《大紀元時報》的報導內容非常滿意,唯一可惜的是,現在的人不懂得珍惜它。雖然現在電子報很多,但「紙本報紙對現在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紙本閱讀和電子報的閱讀感覺完全不同,紙本報紙可以讓你看到整個版面,「文字與腦袋的連結有助於提高思維的深度,這樣不容易出現失智現象。」
黃啟明也說,紙本的東西是無法被取代的,這一點很少人理解。未來,紙本會變得越來越珍貴,甚至報紙價格會越來越高。紙張能夠長久保存,有時候他會剪下報紙上漂亮的圖案,甚至做成一本書,將它當作傳家寶,留給下一代。
黃啟明認為,《大紀元》不僅是一份報紙,它的報紙內容經過精挑細選,也不會報導八卦,「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大紀元》報導的內容,讓我獲得了許多知識,也變得更加善良,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黃啟明說,他曾看過網路上的讀報心得影片,有的學校讀報教育選擇《大紀元》,有學生分享,看完報紙後,不再做壞事,不會再和人爭吵,因為報紙裡面教他們如何做人,改變了他們的想法,「這讓我意識到,一份報紙對於一個國家、社會、學校,甚至家庭都非常重要。」
黃啟明說,《大紀元時報》就像是一個已過濾的媒體、經篩選的手機,報導內容都是正面的,小孩子看《大紀元》就不需要擔心,所有內容都對他們有幫助。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