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澳洲要聞

中國製電動巴士或涉奴役 新州專員介入調查

新州進口的電動巴士所使用的電池來自中國企業寧德時代(CATL)。多份報告指出,該公司生產的電池可能涉及維吾爾族強迫勞動。圖爲寧德時代Z Site生產中心展廳內展示的AB電池系統的視頻圖像。(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5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新州反奴役專員將對該州政府訂購的中國製電動巴士展開調查,因其供應鏈可能涉及強迫勞動與童工問題。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新州反奴役專員考肯恩(James Cockayne)將要求新州交通運輸司(Transport for NSW)提供資訊,說明在評估電動車供應商時採取了哪些步驟,以確保供應鏈中未涉及強迫勞動。

據《每日電訊報》披露,新州影子財長圖德霍普(Damien Tudehope)曾致信反奴役專員,對新州交通運輸司去年3月批准兩家電動巴士供應Foton Mobility Distribution和VDI-Yutong時,未能履行充分的「盡職調查」,評估現代奴役風險表示嚴重關切。

這兩家公司均爲澳洲企業,並簽約向新州供應近200輛中國製造的電動巴士。這些巴士將以「宜家風格」的平板包裝形式運抵新州,並由當地工人組裝。

此次爭議的焦點在於,這些巴士所使用的電池來自中國企業寧德時代(CATL),該公司被指與中共有關聯。多份報告指出,該公司生產的電池可能涉及維吾爾族強迫勞動,此外,其部分電池原材料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而當地的開採活動也存在強迫勞動的風險。

3月4日,新州反奴役專員致函圖德霍普表示,他將調查相關政府機構是否已採取合理措施來應對電動車採購過程中的現代奴役風險。

根據《現代奴役法》(Modern Slavery Act),專員無法對供應鏈中具體存在的強迫勞動個案進行獨立調查,但可以將相關案例納入更廣泛的採購流程審查中。

考肯恩表示,他的調查結果將提交新州律政長,並由其呈交議會審議。

考肯恩還披露,早在今年1月已對電動車採購中使用童工和強迫勞動的「固有的高風險」表示擔憂,並已向多個政府機構提出警告,並已發布新指南,要求政府部門在採購時採取「合理措施」,以避免購買可能涉及奴役的產品。

「在汽車製造的多個環節中,都存在童工和強迫勞動的風險。」考肯恩在回復圖德霍普的信中說。

「尤其是在生產鋰電池所需的鈷元素時,童工和強迫勞動風險極高。」

新州交通運輸司發言人回應稱,該部門「非常重視」現代奴役法規,並將繼續與反奴役專員合作應對相關問題。

「我們已根據反奴役專員的指導,制定一系列措施,確保我們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採取了合理措施,以避免供應鏈中出現的奴役行為。」發言人表示。

FMD公司發言人則表示,公司已完全遵守新州政府關於供應鏈的採購規定。

新州影子財長圖德霍普則強調,若新州電動巴士的生產與剛果童工開採鈷礦及維吾爾族勞工製造電池有關,這將「令人羞恥」,並應當採取果斷行動。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