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高雄報導)台積電規劃再於高雄楠梓產園區擴建P4、P5兩座晶圓廠,高雄市環保局5日召開環評大會,環保團體提出再生能源、淨零路徑、生態公園承諾及降低空污等四大訴求,環評委員根據第2次初審會建議討論後,認為無須進入二階環評,決議通過環評審查。
繼台積電楠梓產業園區P3廠2024年7月通過環評後,環保局5日上午召開「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環評大會,審查台積電P3廠東側新擴建P4、P5廠第一階段環評,擴建面積達42.89公頃,與P3廠房加總開發面積為60.22公頃。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多個環保團體,共同提出四大訴求,包含優先採購設廠地區綠電,減少外購電力與輸電損耗;提供後勁居民一座生態復育的公共綠地,而非僅流於廠區內部的景觀綠化;提出空污減量規劃並增設特殊工業區監測站,全面掌握區域污染變化。
台積電表示,廠區空污處理不只符合法規標準,更加強設備改良提高削減率,會盡最大努力尋求技術解決廠區排放問題,也會與政府合作致力改善區域空污。推動在地就業是台積電努力的目標,現已有工程師回到高雄就業,未來將讓更多年輕人在地就業;此外,高雄廠區綠地大,有機會打造生態景觀,將結合周邊綠地,「讓人看起來像叢林」。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大會中開發單位對環保團體提出的訴求多半回應「將納入評估」,並未納入正式承諾事項,其發言與回應均記錄於會議紀錄中。最終環評委員決議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後續將持續關注開發進展及是否落實環評承諾,確保開發計畫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
不過,環團也認為,本案P3至P5廠房擴建,加上楠梓產業園區的29.83公頃,整體開發面積已達90.05公頃,遠超過園區開發30公頃的門檻,理應提送中央主管機關環境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但目前的審查方式卻切割成3個個別開發案進行,使整體環境與社會影響無法被全面評估。◇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