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個人理財

一個數字 真正決定你能不能變成有錢人

圖為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紀元2025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高杉報導)在個人理財的漫長旅途中,有一個數字真正決定了你是否會變得富有,是否能夠持久地擁有財富。那麼什麼數字會如此神奇呢?

有人可能猜是目前的淨資產,但不是,因為它只能說明你現在的狀態,而無法確定你未來是否會富有;有人猜是信用分數,也不是,因為即使給你一百萬美元,你的信用分數也不會增加;還有人猜是年收入,有些接近了,但仍然不是,因為即使擁有高收入也無法保證你不會債台高築;當然還有其它的猜測,比如債務等等。

因為篇幅有限,下面就直接揭開謎底:決定你能否會變得富有的這個「神奇數字」就是「財務餘額」,即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差額。簡單來說,「財務餘額」就是你賺得多、花得少,之後所能夠剩下的錢。

財經專家喬治‧卡邁勒(George Kamel)在他的自媒體頻道上詳細解釋了這個概念,下面一起來看一看它所揭示的如何讓財富積累的真正核心智慧。

卡邁勒用兩個例子說明了這個數字為什麼如此重要:30歲的一號男年薪10萬,但因債務和高消費每年只能投資3000美元,到65歲退休時,他會有94.9萬;相比之下,30歲的二號男雖然年薪6萬,但無債務而且節儉,每年能投資9000美元,到65歲時將擁有285萬。顯然,儘管二號男的收入較前者少40%,但是他的財富最終卻多了三倍。這就是「財務餘額」的力量。

如何創造「財務餘額」呢?很簡單,它只涉及兩個數字的加減法:增加收入,減少支出。減少開支大家都懂,就是省錢。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避免所有不必要的開銷,比如下館子、叫外賣、衝動消費等等。

增加收入就是多賺錢,利用自己的條件、能力和資源,儘量地在收入和支出的天平上增加前者的比重。無論是設計、寫作、編程等技能,還是家教、遛狗、洗車等時間資源,都可以想辦法轉變成財富。卡邁勒說他自己就曾通過Uber和外賣平台賺外快,他甚至曾深夜送快餐以賺取額外收入。

有人說,總是想著賺錢是否會活得太累?忙來忙去的,不如活得悠閒一些。這話聽上去很有道理,也很誘人,但真實的情況是,「財務餘額」所帶來的不僅是銀行帳戶裡存款的增長,更是你生活中喘息空間的增大。

它能讓你在超市刷卡時不再焦慮;出現意外情況後修車時無需借債;甚至能悄悄幫助有需要的好友,看到他們的笑臉;有可能讓自己的愛人、親屬活得更好,聽到他們的笑聲……

總之,財富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是通過長期創造「財務餘額」逐步實現的。是否會變得富有將取決於你是否積極付出。只顧掙錢不計劃支出,或把所有精力放在如何省下每一個銅板,而不去增加收入,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不管你現在賺多少錢,從今天起關注這個「財務餘額」,並用省下的錢投資未來,你就有可能走向富有,擁有更多的選擇。◇

(本文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具體投資事項,請諮詢你的財經顧問。大紀元不承擔任何投資責任。)

責任編輯:任子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