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澳台文化基金辦澳台關係論壇暨紀念二二八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演講者與貴賓合影。(倪爾森/大紀元)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倪爾森澳洲布里斯本報導)澳台文化基金會於2月28日二二八紀念日下午在昆士蘭州議會州長廳舉辦「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探討澳洲與台灣雙邊關係的未來發展。

此次論壇是繼去年七月底在台北舉行的IPAC 2024(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會議,及澳洲參議院通過挺台動議,批中共故意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後,進一步深化澳台關係的重要平台。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吸引一百多位各界人士參與。(倪爾森/大紀元)

論壇吸引了來自多國的外交和領事代表,包括台灣、日本、菲律賓、葡萄牙、泰國、立陶宛和荷蘭。此外,昆士蘭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澳洲國際事務研究所(AIIA)的學者與研究人員、聯邦議會、昆士蘭議會、布里斯本市議會和洛根市議會的民選代表、太平洋地區諮詢服務(TNC Pacific Consulting)、澳台工商委員會(ATBC)等非政府組織代表、企業高管、及多元文化社區領袖出席盛會。

昆士蘭台僑陳秋燕、羅富齡、徐瑞雲三位僑務委員、各社團會長、臺北駐布里斯本經濟文化辦事處范厚祿處長與昆士蘭台灣中心歐陽群主任亦應邀與會。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由澳台文化基金會林季平執行長主持。(倪爾森/大紀元)

澳台文化基金會林季平執行長主持論壇並在開場致詞中指出:「今天的論壇是澳大利亞和台灣的關鍵時刻。2024年8月,澳大利亞參議院創造歷史,正式拒絕了北京對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的解釋,確認台灣絕不是中國的內部事務。這一重大決定突顯了澳大利亞在國際事務中對民主價值觀和公平透明原則的承諾。」

林執行長特別強調,2月28日對台灣人民具有深遠意義,「它標誌著228事件的周年紀念日,這是台灣歷史上的悲慘篇章,催化了這個國家的民主運動。在我們紀念這一日子的同時,我們也重申我們對民主、人權和國際合作的共同承諾,這些都是澳大利亞和台灣都珍視的價值觀。」

基金會董事長羅富齡表示:「展望未來,澳大利亞和台灣站在一個對話塑造命運的十字路口。願今天的交流能搭建起互相理解的橋樑。」

駐布里斯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范厚祿處長在致詞中回顧了228事件的歷史意義:「78年前,228事件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這場悲劇凸顯了我們來之不易的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性。台灣人民沒有忘記那個時代的痛苦,而是變得更強大,更堅定地捍衛人權和尊嚴。」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貴賓雲集,台駐澳徐佑典代表(左四)、雪梨陳雪鳳僑務委員(右)與布里斯本辦事處范厚祿處長(右四)、昆士蘭三位僑務委員合影。(倪爾森/大紀元)

范處長進一步談到澳洲參議院對2758號決議的態度:「去年8月,澳大利亞參議院通過了一項動議,反對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的誤解和誤用。這一決議經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錯誤地用來孤立台灣,但它既沒有決定台灣的地位,也沒有支持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澳大利亞參議院的動議代表了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權利的重要肯定。」

關於未來發展,范處長表示台灣渴望深化與昆士蘭州和澳大利亞的夥伴關係,尋求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並希望與澳大利亞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他也讚揚了澳洲台僑社區對促進文化交流和提升台灣形象的貢獻,稱讚他們是「台灣的驕傲,也是加強兩國友誼的橋樑」。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採雙邊對話方式,林季平執行長(右)主持,台駐澳徐佑典代表(左)與參議員Paul Scarr(中)進行對話。(倪爾森/大紀元)

論壇上半場採雙邊對話方式,由駐澳大利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徐佑典代表與昆士蘭州聯邦參議員兼法律和憲法事務參考委員會主席斯卡爾(Paul Scarr)進行對話。

斯卡爾參議員回顧了2024年8月21日參議院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動議,強調:「1971年10月25日的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並未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也不決定台灣在聯合國的未來地位。」他指出,參議院對該決議的支持是一致的,沒有任何異議。

斯卡爾參議員特別解釋,澳大利亞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有所不同:「關於台灣主權的問題,澳大利亞的公報用詞是「表示尊重」(a respectful acknowledgement),這表明澳大利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主權方面的立場是不同的。因此,在這個框架下,台灣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教育和文化紐帶繼續發展至關重要。」

在「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上台駐澳徐佑典代表(左)表達了台澳之間合作的前景。(倪爾森/大紀元)

徐佑典代表感謝澳台基金會舉辦論壇,並展望未來合作領域。他提到台灣希望更新2011年與澳大利亞簽署的雙邊投資促進協定,鼓勵澳大利亞支持台灣參加CPTPP,並深化雙方在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合作。此外,他還希望促進更多與教育、文化相關的人員交流。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參與的昆士蘭台僑各界合影。(倪爾森/大紀元)

論壇下半場由三位專家作專題演講。著名記者和亞太事務專家卡利克(Rowan Callick OBE)以「有原則的合作夥伴,共創智能未來」為主題,敦促澳大利亞推行澳台工商委員會的10項建議措施。

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高級講師哈里森(Mark Harrison)博士回顧了從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在澳洲的1000個台灣人被以日本公民身份遣送回福爾摩沙的故事,到近年《澳大利亞衛報》記者對台灣及疫情控制的報導,台灣協助提供疫情物資,使澳洲對台灣有了更豐富的認識。

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講師郭美芬博士則講述了台灣民主化的艱辛過程、台澳外交歷史,以及台灣主權認同問題,表達希望看到「台灣」能擺脫「中華台北」的頭銜。

「澳大利亞-台灣關係」論壇,台駐澳徐佑典代表(前中)、布里斯本辦事處范厚祿處長(前右)、兩位僑務委員與主辦方合影。(陳秋燕委員提供)

當天論壇在臉書同步直播。澳台文化基金會於2021年由陳秋燕僑務委員創立,目前由羅富齡委員擔任董事長。

此次在州議會舉辦澳台論壇是繼出版《台澳人紀事-昆士蘭篇》後的又一重要活動,進一步促進了澳台兩地的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

責任編輯:李心慈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