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加拿大聯邦自由黨剛剛呼籲將「中產階級」所得稅削減至最低收入稅率等級,這也將使高收入的加拿大人受益,而保守黨隨後推出了更大幅度的減稅措施,並承諾「為所有人」減稅。
新民主黨提議將個人基本救濟金提高到19,500元,並取消必需品採購中的商品及服務稅(GST),該黨表示此舉將有助於「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家庭」。
但誰真正構成了加拿大的中產階級?為什麼政客們如此關心?
誰是中產階級?
據《金融郵報》報導,卡爾加里大學政治學教授梅拉尼‧托馬斯(Melanee Thomas)表示,中產階級很難定義,尤其是在加拿大的背景下。
托馬斯說,有些人根據收入來定義中產階級,其他人則根據權力、地位和家庭出身來定義中產階級。她說,英國電視劇《唐頓莊園》就體現了這種理念:貴族家庭即使缺錢,也可能被視為上層階級。
麥基爾大學社會學教授巴里‧艾德林(Barry Eidlin)表示,統計數據的「階級分析概念」與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階級身分定義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雖然有些學派通過教育和工作的角度來看待階級,例如是員工還是雇主,但艾德林表示,人們通常認為中產階級除了擁有食品雜貨和住房等必需品之外,還能負擔得起舒適的生活。
2019年,時任部長、渥太華自由黨議員莫娜‧福蒂爾(Mona Fortier)將中產階級定義為能讓孩子參與冰球運動的家庭。
托馬斯表示:「這是非常加拿大式的思維方式。」但他補充說,這與中產階級家庭有能力購買小奢侈品的想法有關。
中產階級家庭收入多少?
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產階級經通脹調整後的稅後收入中位數為70,500元,但多倫多道明銀行經濟師瑪麗亞‧索洛維耶娃(Maria Solovieva)表示,加拿大統計局將加拿大家庭的收入分為五個1/5,因此第三個1/5,有時甚至第二個1/5都可以歸類為中產階級。
最新數據顯示, 2023年,第三個1/5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約為78,100元,而第二個1/5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為59,000元。
相比之下,最低1/5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9,300元,而收入最高的1/5的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0萬零900元。
這些數字也可能因居住在加拿大的地點而有所不同。例如,安省第三個1/5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6,800元,而薩斯喀徹溫省的數字略低於70,000元。
索洛維耶娃表示,根據中等收入的定義,中產階級家庭的投資和儲蓄可能比上層階級家庭少,而上層階級家庭可能會從租賃物業等資產的額外收入中受益。
雖然中產階級家庭通常與房屋所有權有關,但托馬斯說,在卡爾加里和類似的大都市地區,由於房價飛漲,有不錯收入的人可能仍然無法購買房屋。
生活成本的上升和收入的不平等使得中產階級的定義更加複雜,因為這可能意味著普通家庭無法負擔前幾代人可以負擔的東西。
托馬斯說,擁有體面工作和收入的中產階級人士通常能夠輕鬆負擔孩子的食品雜貨、交通和課外活動費用。但對許多人來說,「良好的中產階級收入」如今的購買力較弱。
索洛維耶娃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等收入家庭的平均個人可支配收入未能跟上物價上漲的步伐。」
為什麼政客要向中產階級做出承諾?
艾德林說,加拿大人認為自己是在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類似美國夢的概念。他說,政客喜歡向中產階級做出承諾,因為他們能吸引選民中的大部分人。
托馬斯說:「兩黨都提議減稅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幫助所有人,即使是那些高收入的人。」
責任編輯:嚴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