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卑詩省大溫地區本拿比市政府決定終止與中國多個城市的「友好關係」,有市議員表示,這與中國(中共)最近對加拿大部分產品徵收關稅有關。
據City News報導,在上週的一個議會會議上,市議會通過了終止本拿比與中國的大連、重慶和臨安等共七個城市的「友好城市」關係。
市議員卡倫迪諾(Pietro Calendino)表示,「友好城市」的官方規格不如「姊妹城市」,後者涉及經濟、文化和教育的聯繫。
卡倫迪諾說:「有時候,這種關係只是藝術層面的,一群來自中國的藝術家與這裡的藝術家建立了關係。」
本拿比市議會最近通過了一項政策,限制最多只可與五地建立姊妹城市和友好城市關係,該政策旨在簡化計劃並確保這些城市,能配合本拿比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格局。
卡倫迪諾承認,加拿大和中國之間正在進行的關稅戰是促成這項決定的原因之一,但也因為雙方缺乏交流活動和成本高昂等因素。
卡倫迪諾說:「我相信關稅是『最後一擊』吧,我覺得我們最初是因為覺得和一些友好城市真的沒有多少交流;但顯然當前緊張的政治局勢也在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這不是主要因素。」
卡倫迪諾說,高昂的費用來自於親自訪問姐妹城市或友好城市。例如,該市計劃今年稍後派代表團前往日本慶祝與釧路市結為姊妹城市60周年。如果有七名代表乘坐商務艙前往日本進行為期一週的旅行,那麼預計該次旅行的費用將超過62,000元。
他相信,總的來說,結束這些關係是一個好的舉動。「我們實際上無法維持與所有這些城市的友好關係,那麼繼續保留它們就沒有意義了。」他說。
截至週日中午,本拿比市政府官網顯示,本拿比與八個城市或地區落實了友好城市協議,包括:台灣的台中、中國的北京市東城區、天津市東麗區、常熟市、昆明市、大連市、貴陽市和重慶市。
市政府在報告中稱,卑詩省的很多友好城市關係都是在多年前成立的「亞太門戶及走廊計劃」(Asia-Pacific Gateway and Corridor Initiative)下促成的。該計劃旨在制訂策略,加強卑詩省與亞太地區的融合,但報告稱,現在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已經時移勢易。
本月較早時,中國對從加拿大進口的部分農產品和食品開徵關稅,以報復加拿大去年10月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鋼鋁產品徵收關稅。
責任編輯:嚴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