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31日審查「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多個環保團體同時於立法院外舉辦記者會,呼籲立委面對核安風險,若草率修法,無視爭議與實質討論,形同沒收核安,讓全民承擔核災風險。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目前送至委員會共有9個不同的法案版本,但差別不大,都只是放寬核電延役審查及申請時間,將核子反應器設施使用年限,從現行40年延長到60年等,沒有一個版本討論如何保障老舊核電安全與延役成本。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表示,核電廠發生意外的機率是所謂的「浴缸曲線」,屆齡應該除役的核電廠,發生意外的機率最高,國民黨立委卻想要修法讓老舊核電廠延役,無疑置國人性命、國家安全於不顧,且延役需要時間安檢、更換設備,呼籲台電應該說清楚講明白,讓國人在資訊充分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討論。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教授指出,這些修法都規避了攸關核安風險評估與審查所需要的前置時間,形容沒收核安,且三座老舊核電廠的位置都鄰近活動斷層,面對活動斷層的巨大風險,不應裝傻僥倖延役,且還有核廢料債留子孫的問題。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提醒,緬甸上週發生芮氏規模8.2級強震,導致多處建物倒塌與大量人員傷亡,美國要求核電廠不能蓋在活動斷層8公里範圍內,而我國核一二三廠均不符合該項要求,應先修核安三法,擴大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劃區、增訂核電廠選址條件並適用在核電延役等情況、完備核子事故損害賠償;再討論應否延役。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專員唐偉傑呼籲,台海局勢日趨緊張,核電廠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在戰爭或突發事件中,極可能成為攻擊目標或被敵方占領,甚至發生難以想像的核災事故。核電需要穩定且安全的環境,任何軍事風險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嚴肅議題。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面對核電延役高成本與高風險問題,提案人應負起責任,不應只為核電廠延役解套,如果強行在立法院通過核安爭議法案,危害人民權益,公民社會的力量將集結究責。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