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四維健康】

前沿療法逆轉長新冠肺部與神經損傷

文/楊景端(紐約北方醫學中心行政總裁)、王佳宜

感染COVID-19病毒後,三分之一患者可能會出現長新冠症候群。(PeopleImages.com - Yuri A/Shutterstock)
人氣: 122
【字號】    
   標籤: tags: , ,

不少曾感染COVID-19病毒的人面臨長期健康挑戰。一些患者的肺部出現結節,有些人不得不接受手術,甚至因此失去生命。然而,目前針對長新冠後遺症的治療手段仍然有限。本文為大家介紹一種革命性的治療方法——外泌體療法。

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菲利普·W·阿斯肯纳斯(Philip W. Askenase)在學術期刊中建議,採用細胞外囊泡療法,來治療長新冠症候群中主要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細胞外囊泡由細胞釋放,外泌體是細胞外囊泡的一類。另外,外泌體療法對心肺方面也有作用。

長新冠與血管神經損傷

感染COVID-19病毒後,多達30%的人可能會出現長新冠症候群。這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疾病,症狀範圍廣泛。長新冠的典型症狀包括以下五個方面:極度疲勞、呼吸短促、腦霧與認知障礙、味覺或嗅覺的改變,以及胃腸道問題。

在更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偏執,就是所謂的妄想,以及其它精神病的症狀。在少數情況下,甚至可能伴隨自殺念頭,導致人輕生。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

感染COVID-19病毒會影響身體各種器官的血管,導致器官功能障礙。

對60名COVID-19感染後3個月康復的患者,通過MRI檢查顱內血管壁和組織微結構,結果顯示,在COVID-19康復階段,腦部存在功能完整性受損和紊亂的現象。因此,許多患者表現出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症狀。

另有研究提出,這些神經病變的機制可能包括神經發炎、凝血功能障礙和內皮功能異常導致的血管損傷,以及神經元受損。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早期有些理論認為,是病毒直接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組織,造成相關症狀,但是在病人的腦脊液或腦組織中,並沒有發現病毒顆粒,相反腦部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症和免疫反應,可能是神經損傷的主要問題。

外泌體療法

外泌體是一種由細胞釋放的納米級囊泡,內含蛋白質、脂質和遺傳物質,能促進細胞間的修復及通訊功能,尤其是來自間充質幹細胞的外泌體很有效

外泌體在抗炎和調節免疫反應方面,有非常顯著的療效。研究表明,外泌體治療可以通過抑制患者體內促炎細胞因子的生成,有效減輕COVID-19病毒引起的過度炎症反應。患上COVID-19或其它感染後,使用外泌體有助於減少身體出現免疫風暴(細胞因子風暴)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外泌體的修復作用非常強大。它能促進組織再生,恢復局部血管功能,並且修復微血管損傷,這是治療長新冠的關鍵之一。外泌體療法已在中風、心肌梗死、脊髓損傷,以及急性和慢性腎、肝、腦損傷等多種疾病模型中展現出療效。

通常血腦屏障在阻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的同時,也阻止了很多治療的藥物進入大腦。然而,與很多其它的治療方法不同,外泌體能很容易地突破血腦屏障。

通過鼻腔霧化吸入或靜脈注射等方式,外泌體在治療其它神經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症)方面,已取得不同程度的療效。因此,對於長新冠患者,通過靜脈或鼻腔給藥,外泌體可以直接作用於神經組織,用於修復大腦微血管損傷,從而改善患者的神經精神症狀。

外泌體還能改善身體其它器官的健康狀況。霧化吸入不只是容易進入大腦,還能直接吸入到肺部,修復肺部的各種損傷,包括長新冠導致的結節。因此外泌體療法是一個非常有效、有希望的治療方法。

研究表明,由間充質幹細胞產生的外泌體,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逆轉與COVID-19相關的宿主抗病毒防禦抑制,並促進與線粒體活動相關的肺部損傷修復。

長新冠給個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醫療系統都帶來嚴重挑戰。為了提升長新冠患者的身體功能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減輕長新冠帶來的長期負擔,外泌體為我們帶來了一線新的希望。

不過,目前外泌體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臨床應用需要更多試驗來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我們能成功將外泌體應用於臨床,這將徹底改變長新冠及其它慢性疾病的治療方式,為全球患者帶來福音。@◇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

責任編輯:吳宓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