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對於那些掌握了天地間自然規律,能了悟天機的人來說,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就能精準預測出自己的歸天之期,就不在話下了。至於所指的具體時間,一些術士甚至能精準預測到「刻」,也就是古人計算時間的最小單位。術精於此,決非現代人用「迷信」二字所能解釋的。
能占卜劫匪離開時間的術士從任
安徽太平府有位術士,名叫從任,字子重,年少時就天資不凡,曾是太學裡的一名儒生。入仕後,先是被委以江西按察司照磨一職,負責「糾彈百官非違」,不久又被升遷為湖廣黃州府的經歷(即軍政長官的幕僚)。
從任涉獵廣泛,愛鑽研奇書。時間久了,學問也更加深不可測。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所有門類的術數幾乎都很精通。平日給人占卜沒有不靈驗的。就連萬曆年的狀元、曾擔任過太子講官的焦竑,也對他的占卜術讚不絕口。
有一年,他跟焦竑一行人坐船去潯陽。太陽剛落山時,他們就被一夥劫匪盯上了。劫匪的船尾隨其後,眼看就要追上來了,大家都驚慌不已。這時,從任說道:「各位不必擔心,只待三刻鐘後,那船就會自行離開了。」聽他這麼一說,船上的人都屏息靜氣,仔細觀察著後方船隻的動向。果然,三刻之後,那條劫匪的船就掉頭而去了。
後來他在黃州上任時,剛好趕上當地的舉子要赴京參加科考。臨出發前,登門找他占卜的考生多達十七人,可他卻指名道姓地說出,其中只有某兩位能考上。到放榜那天,考中的果然就是那兩個人。
能占卜自己離世之期的兩位術士
江蘇無錫縣原本有位術士,名叫孫紹先,字振之。他常年隱居在外地,孤身一人居住在一個院落中,每天與古琴、古樹為伴。路過的人對他院子裡的古松很好奇,想知道樹齡幾何,他就告訴人家:「這棵樹是跟我同歲的。」
孫紹先七十九歲那年,有天生病了。他對兒子說:「那棵古松會早我七十天離去。」七年後,重陽節這天,外面突然狂風大作,把古松連根拔起。過了兩個多月,一入冬,孫紹先就離世了。這天距離古松被風颳倒那日,正好是七十天。
另有一位能預知自己壽期的術士是江蘇江寧府人,名叫章星文,字人龍,先前是溧水縣的廩生(即由官府供給俸祿、糧食的生員)。他精通星象占卜術,每次占卜都沒有絲毫差錯。七十八歲那年,他跟親友一一道別,並說出自己會在哪天離世。後來,他果然在那日與世長辭了。
能占卜五十年後發大水的王若水
無錫還有位術士,名叫王若水,字一清。他氣宇不凡,骨骼清奇,頗有道家修煉者的風貌。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道術,曾卜算出他死後的入土之地最好是當地的芙蓉山。
可臨終前不久,他卻突然對兒子說:「五十年後,芙蓉山下必有一場大水,會沖毀我的墓地。等我死後,還是換個地方下葬吧!」說完就閉目而逝了。後來,他兒子又卜算出一地,將父親葬在那兒了。
到弘治(明孝宗年號)末年,芙蓉山腳下突然出現了一條蛟龍。當時大水漫灌,幾乎把整座山都淹了。而距離王若水預知這場大水時,剛好過去了五十年。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