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術士占卜精準到刻 能預知自己的壽期及身後事

文/顏丹
有幾位明代術士能預知自己的壽期及身後事。圖為清 黃增《人物(一).人物故事四》,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49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對於那些掌握了天地間自然規律,能了悟天機的人來說,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就能精準預測出自己的歸天之期,就不在話下了。至於所指的具體時間,一些術士甚至能精準預測到「刻」,也就是古人計算時間的最小單位。術精於此,決非現代人用「迷信」二字所能解釋的。

能占卜劫匪離開時間的術士從任

安徽太平府有位術士,名叫從任,字子重,年少時就天資不凡,曾是太學裡的一名儒生。入仕後,先是被委以江西按察司照磨一職,負責「糾彈百官非違」,不久又被升遷為湖廣黃州府的經歷(即軍政長官的幕僚)。

從任涉獵廣泛,愛鑽研奇書。時間久了,學問也更加深不可測。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所有門類的術數幾乎都很精通。平日給人占卜沒有不靈驗的。就連萬曆年的狀元、曾擔任過太子講官的焦竑,也對他的占卜術讚不絕口。

有一年,他跟焦竑一行人坐船去潯陽。太陽剛落山時,他們就被一夥劫匪盯上了。劫匪的船尾隨其後,眼看就要追上來了,大家都驚慌不已。這時,從任說道:「各位不必擔心,只待三刻鐘後,那船就會自行離開了。」聽他這麼一說,船上的人都屏息靜氣,仔細觀察著後方船隻的動向。果然,三刻之後,那條劫匪的船就掉頭而去了。

後來他在黃州上任時,剛好趕上當地的舉子要赴京參加科考。臨出發前,登門找他占卜的考生多達十七人,可他卻指名道姓地說出,其中只有某兩位能考上。到放榜那天,考中的果然就是那兩個人。

能占卜自己離世之期的兩位術士

江蘇無錫縣原本有位術士,名叫孫紹先,字振之。他常年隱居在外地,孤身一人居住在一個院落中,每天與古琴、古樹為伴。路過的人對他院子裡的古松很好奇,想知道樹齡幾何,他就告訴人家:「這棵樹是跟我同歲的。」

孫紹先七十九歲那年,有天生病了。他對兒子說:「那棵古松會早我七十天離去。」七年後,重陽節這天,外面突然狂風大作,把古松連根拔起。過了兩個多月,一入冬,孫紹先就離世了。這天距離古松被風颳倒那日,正好是七十天。

另有一位能預知自己壽期的術士是江蘇江寧府人,名叫章星文,字人龍,先前是溧水縣的廩生(即由官府供給俸祿、糧食的生員)。他精通星象占卜術,每次占卜都沒有絲毫差錯。七十八歲那年,他跟親友一一道別,並說出自己會在哪天離世。後來,他果然在那日與世長辭了。

能占卜五十年後發大水的王若水

無錫還有位術士,名叫王若水,字一清。他氣宇不凡,骨骼清奇,頗有道家修煉者的風貌。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道術,曾卜算出他死後的入土之地最好是當地的芙蓉山。

可臨終前不久,他卻突然對兒子說:「五十年後,芙蓉山下必有一場大水,會沖毀我的墓地。等我死後,還是換個地方下葬吧!」說完就閉目而逝了。後來,他兒子又卜算出一地,將父親葬在那兒了。

到弘治(明孝宗年號)末年,芙蓉山腳下突然出現了一條蛟龍。當時大水漫灌,幾乎把整座山都淹了。而距離王若水預知這場大水時,剛好過去了五十年。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現代社會,已有醫學研究者表示,「人體的每一系統、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傑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認為,人的身體「不只是化合物組成」,「而是上帝別出心裁的創造」。
  • 在中國古代,一些修佛、修道的世外高人能製作出功能顯著或療效神奇的藥丸。這與他們掌握的祕術,尤其是修煉出的神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世間雲遊時,若遇到具足慧根或頗有悟性的人,他們就會拿出這樣的藥丸,目的是讓人能有所了悟,從而促成修煉的機緣,踏上返本歸真之路。
  • 中國古代的針灸術源遠流長,尤其是針術,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據史料記載,中醫鼻祖神農氏曾「嘗草制砭」「嘗百藥而制九針」。在中醫大家的必讀書目《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九針」的樣式和用法。將細針緩慢地扎入身體就能治病,這種異乎尋常的診療方式也證明了人體中用顯微鏡都觀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實存在的。
  •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素脈,有人認為是脈術,也有人說是相術。因為它與一般的脈術不同,不但能診斷病情,還能預測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夭壽。據史料記載,太素脈始於唐,興於宋,而流傳於後世的則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張名太素者」所著的《太素脈決》(後為《訂正太素脈祕訣》)一書。
  • 資深中醫師趙豐宇非常欣賞坤德中醫養生軒遵循中醫傳統療法,將針、灸、藥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與步調的治療中。(shutterstock)
    在過往幾千年中,隨著朝代更迭,人們漸漸背離了對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人心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敗壞。瘟疫若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集中爆發,一般就是這個朝代到了覆滅之時。比如明朝,就是在各類瘟疫的密集爆發中,加速走向終結的。
  • 有關異人的記載,在中國古籍中並不少見。他們一般隱居在山野之中修煉著出世之道。到一定層次後,便具備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於某種異能異術。當機緣成熟時,他們會出山尋找有德之士,比如懷有大慈惻隱之心的行醫者,將能治病救人的祕術或法術傳給他們,使之得以善用,並讓世人也能福蔭並感恩於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古代醫者多以救人性命為重,甚少有拿醫藥當牟利手段的。為窮苦的病人出義診,動輒還施金、贈藥的醫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古代中國民間大夫對淡泊名利的身體力行。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 他們深知,煉就醫術之前,先要領悟醫道。心中有道,望、聞、問、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於病痛疾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