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抖音網紅中配「亞亞」劉振亞鼓吹武統,遭廢止居留權後於25日晚間離境,卻有公民團體、學者、在野黨主張應保障其言論自由。台立委沈伯洋認為,「宣揚武統」是否屬言論自由不應一刀切,須從4面向及嚴重程度判斷,而亞亞案在3面向中都是最嚴重程度,移民署判斷正確。
沈伯洋指出,任何人提到武統這件事,到底應不應該被規範,其實是一個很細緻的問題,不能一刀切而認定一定不行或一定可以,他試著將這件事從發言者身分、言論樣態、言論受眾、言論時機等4個面向及不同嚴重程度來區分。

首先,身分可分為敵國人士、敵國申請歸化人士、一般外籍人士、一般外籍申請歸化人士、本國國民等5級不同嚴格程度,法律規範也應有所不同,因為一般人與一個來台灣拿居留證的敵國人士講武統,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即便統促黨支持武統,但至少他們是台灣人,對於言論自由的規範就不同,所以並非台灣人以後都不能談武統。
其次需視言論內容的激烈程度、是否是系統性發言、言論影響力,區分為持續鼓吹號召暴力、一次性鼓吹暴力、單純意見表達等3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因為有些人只是講講「我主張統一大業」;有些人除了主張統一,也支持武力統一;甚至是大量、系統性的鼓吹,只要中共官媒提倡就跟著宣傳。而亞亞案就是大量系統性鼓吹,受到的限制就要比較強。
第三是受眾對象,沈伯洋強調,如果一個人只是告訴台灣人說,台灣可能會被武力統一,大家要小心,這算是在提醒。但在亞亞案中,她使用的是中國抖音平台,對著中國人讚揚武統,或者是煽惑敵國人士對台灣進行武力攻擊,這時危險性就變得比較高,就應有所限制。
最後是言論時機,沈伯洋說,在承平時期、灰色作戰時期、戰爭前夕或是戰爭時講武統都是完全不同的事。以歐洲人權法院2023年的判決為例,拉脫維亞內有持居留證的人做出與亞亞類似的煽動性行為,雖然拉脫維亞當時沒有戰爭,但周邊卻發生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戰爭狀態,法官就認為這與國家承平時期是不同情況,因此言論時機非常重要。
而從兩岸關係來看,沈伯洋指出,最近有媒體報導,中共現在正四處說服其他國家支持用武力統一台灣,目前已有約70個國家贊成中共用盡一切方式統一台灣,這是中共從2024年就開始在做的事情,在這種國際情勢下,對台灣來講其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所以移民署對亞亞做出的處分,是正常的法律判斷標準,不應與戒嚴不當連結。◇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