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6年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市歷史建築「原金源吉宅第」與「水湳菸樓」修復工程於日前正式啟動。「原金源吉宅第」見證清代社會開墾歷史,四合院內的傳統禮制與神明空間,展現早期台灣社會的重要縮影。「水湳菸樓」為水湳聚落菸樓群的唯一遺存,透過修復,讓年輕人了解台中製菸業的歷史。市府文化局表示,這次修復是對歷史建築的保護,更是對在地文化傳承的深遠舉措,未來都將成為市民了解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地標。

原金源吉宅第見證清代開墾歷史,四合院內的傳統禮制與神明空間,展現早期台灣社會的重要縮影。該建築之堂號「金源吉」,門號「旭峰樓」。該建築由產權所有者家族第17世祖林德行所興建,其傳統潮州式樣四合院建築之格局「二落五護龍」,除主要建築外,另有內外埕、半月池,後院有蓄水池、洗衣堀;圍牆外之流水與庭院內之水池為其風水佈局。
修復後,該建築將以文創及自然生態教育為主題,設置藝文展示空間及辦公空間,將帶動地方觀光發展。當地居民期待,修復後的原金源吉宅第能成為社區開放的綠地及休閒文化教育場所,讓更多人走進這段歷史。修復工程經費約8,200萬元,文化部與市府各自出資一半,預計117(2028)年完工。

「水湳菸樓」為水湳聚落菸樓群的唯一遺存,對當地居民而言,這座建築不僅是空間的存在,更是過去生活的見證,代表著當地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與居民的勞作記憶。「水湳菸樓」由當地林氏家族興建於日治昭和19(1944)年,以將採收來的菸葉烘乾後揀選分類,再送至「買菸場」繳交收購。因產業轉型,民國57(1968)年後林家不再種植菸葉,水湳菸樓轉作為倉庫。
民國103(2014)年台中市政府以其為傳統產業史遺留史蹟空間,內部設施乾燥間、火爐間保存完整,具地方產業特色及歷史文化價值,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經調查研究後,於民國110(2021)年認定可與北屯「詔安堂」、太平「太平買菸場」,及大里「臺中支局葉煙草再乾燥場建築群」,形成菸葉生產鏈之價值。
水湳菸樓修復後將轉型為里民活動中心,串聯台中菸草產業的文化資產地圖,希望修復後讓年輕人了解台中製菸業的歷史。修復經費約4,400萬元,文化部與市府各自出資一半,預計116(2027)年完工。◇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