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前交通部長郭瑤琪23日傳出因主動脈剝離,緊急送往新光醫院搶救,據中央社報導,郭瑤琪已於24日上午移除維生設備,享壽69歲。不過,新光醫院表示,未經家屬授權,不便透露患者病情和隱私。
郭瑤琪出身於軍公教家庭,畢業於成大都市計劃學系,曾任台北市政府工務局主任祕書,也是台北市政府國宅處首名女性處長。她在任內積極處理海砂屋、輻射屋、傾斜屋等問題住宅,並改革出租國宅管理制度,另以地上權國宅方式解決社會弱勢族群住宅問題。
郭瑤琪於2002年時到2006年1月出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2006年接任交通部長一職,雪山隧道在其任內完工通車,該工程是當時亞洲第1及世界第4大公共工程,並成為北部與宜蘭及花東地區的交通要道,不過郭卻在同年8月因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爭議善後問題引咎辭職。
爾後郭瑤琪因臺鐵台北車站商場招標案遭控收賄2萬美元,外界稱該案為「茶葉罐2萬美元事件」,法院審理期間,郭瑤琪一度獲判無罪,但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認為收款與職務構成對價,改判有罪;2012年被依職務收賄罪重判8年定讞,成為台灣首位因貪汙案入獄的交通部長。
由於郭瑤琪始終否認收賄,是否為冤案至今仍有不少爭論。郭在2014年入獄,2016年因罹癌保外就醫,至今9年,日前申請延長保外就醫,經法務部矯正署評估後,准予延長,但23日傳出主動脈剝離緊急送往新光醫院,經葉克膜急救無效,並於24日辭世。
主動脈剝離 背部劇痛是警訊
郭瑤琪因主動脈剝離逝世,醫師24日表示,主動脈剝離會經歷劇烈前胸痛到後背,好發於半夜至清晨,三高患者起床切記保暖,避免受寒使血壓急速飆高,提升主動脈剝離風險。
輔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說明,主動脈是心臟將血液送至全身器官的重要角色,可細分為3層膜,膜與膜之間和身體結構緊密貼合。主動脈剝離主因就是膜出現破洞,血液流進到破洞,將3層膜分開造成剝離。
游皓鈞表示,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是前胸痛到後背,幾乎都會痛到冒冷汗,當急診室醫師聽到類似主訴,會盡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但更可怕的是主動脈剝離非典型症狀,因主動脈影響全身器官血流,造成表現型態多元,胸悶、下腹痛、腳突然沒力等,都可能是徵兆,增加診斷困難。
游皓鈞說,「血壓高容易出現主動脈剝離」,正常來說,血壓在清晨最高,所以主動脈剝離好發於半夜至清晨,除了按時服用控制三高藥物,在氣溫變低時要特別注意,起床一定要穿薄外套,不要突然冷到,周邊血管收縮恐使血壓飆高。
游皓鈞提醒,預防主動脈剝離就是要好好控制高血壓,心寬體胖已不流行,重點是神清氣爽,維持好體態,透過充足睡眠、養成運動習慣都是好方法,再者是維持少鹽少油飲食,維持穩定心情,避免心跳及血壓受影響。◇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