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週日(3月23日),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拜訪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後,聯邦大選競選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大選比原定時間提前6個月。
卡尼的新政府於3月14日宣誓就職,僅9天後便啟動選舉,成為加拿大歷史上最短命的政府。若自由黨此次落敗,卡尼將超越查爾斯‧塔珀(Charles Tupper,1896年任總理69天),成為加拿大任期最短的總理。
卡尼週日在總督府外表示:「過去9天,我們做了大量工作,打下許多基礎。」他目前不是國會議員,而是自由黨選出的領袖,接替特魯多出任總理。他強調,政府需要選民授權,以完成振興加拿大經濟的使命。
加拿大人將於4月28日投票,競選期僅五週,為法律允許的最短時限。
自由黨欲借民意東風
自由黨歷經兩個月內部競選,於3月9日選出卡尼為新領袖,接替特魯多成為總理。由於無國會席位,卡尼無法參與議會事務,這被認為是提前大選的潛在動機。
此外,他領導的少數政府面臨主要反對黨威脅,保守黨與新民主黨已明確將在國會儘早通過不信任動議,觸發選舉。
更關鍵的是,過去兩年保守黨民調領先自由黨20個百分點,但特魯多1月初辭職後,自由黨支持率自1月底回升,至2月中旬已與保守黨不相上下。自由黨領袖競選後期,外界普遍猜測新領袖將利用民意反彈提前大選。
保守黨對決自由黨
民調顯示,自由黨和保守黨最有可能組建下屆政府。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週日召開新聞會,批評自由黨過去10年執政導致加拿大全面落後,並重申保守黨承諾:「在自由黨浪費10年後,加拿大人還能承受第四個任期嗎?那意味著住房和食品成本上升、犯罪失控、移民系統崩潰、加稅、資源開發受阻、經濟疲軟並依賴美國。」
他主張減稅、建房、減少浪費、嚴懲罪犯、加強邊境管控、釋放資源潛力,以創造就業並對抗川普(特朗普)關稅威脅。
博勵治列出保守黨政策,包括取消工業碳稅、免除部分新建住房銷售稅、釋放土地及降低開發費。他指責自由黨為連任「將特魯多換成其經濟顧問卡尼」,但議員、部長及精英團隊未變,過去10年的問題依舊。
卡尼則刻意與特魯多劃清界限,競選期間提出多項相反政策,上任後兌現承諾,如取消消費者碳稅和資本利得稅加稅。上週,他承諾若勝選將免除部分首次購房者貨勞稅(GST),與博勵治去年10月提議一致。他指出,過去幾年政府支出年增9%,其政府將放緩增幅,同時刺激國內投資,強調創造就業和經濟增長是首要任務。
加美關係緊張中的競選
此次大選恰逢加美關係面臨考驗,美國政府下一步動向難料。卡尼在自由黨領袖競選時對其選舉意圖語焉不詳,但上任後表示,加拿大人需為未來道路及領導者發聲。這將成為競選核心議題,選民將決定誰最有能力應對挑戰。
在加美關係上,卡尼態度強硬,支持反制美國關稅,堅稱加拿大永不做美國第51州。
博勵治立場相似,他在週日表示,許多人對美國關稅感到憤怒與焦慮,擔心就業和主權受威脅。他呼籲將情緒轉化為行動,「強大起來,自力更生,永不放棄主權或成為美國一部分」。
卡尼選區之爭
自由黨昨日宣布,卡尼將在渥太華尼皮恩(Nepean)選區參選。他出生於西北特區,在埃德蒙頓長大,現居渥太華,其參選選區倍受關注。尼皮恩現任自由黨議員錢德拉‧阿里亞(Chandra Arya)原計劃連任,但上週被自由黨撤銷候選資格。
自由黨方稱,競選聯合主席根據新信息建議取消其資格,未透露細節。阿里亞在2015年、2019年和2021年大選中分別以52.43%、45.9%和45.1%的得票率勝出。卡尼表示,撤銷決定由委員會獨立作出,他無法干預。
責任編輯: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