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CFIB)最新報告顯示,隨著與美國的貿易戰升級,加拿大企業信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旅館業、製造業、運輸業和農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報告指出,CFIB的長期商業晴雨表指數在今年3月跌24.8點,驟降至25.0,創下歷史新低。這一數字不僅低於2020年疫情期間的水平,還遠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和9/11恐怖襲擊時的經濟信心指數。若指數低於50,表明更多小企業主對未來三至十二個月的經營前景感到悲觀。
與此同時,加拿大農業企業面臨來自中國的重稅壓力,包括對油菜籽和豌豆徵收100%關稅,以及對豬肉和部分海鮮徵收25%關稅。CFIB首席經濟師西蒙·戈德羅(Simon Gaudreault)表示,快速變化的關稅政策讓企業難以制定長期計劃,持續的不確定性嚴重打擊了企業信心。調查還發現,隨著商業環境惡化,各行業裁員計劃增加,工資漲幅縮小。
CFIB呼籲政府採取措施緩解動盪,包括實施碳稅退稅免稅、消除更多省際貿易壁壘、提高終生資本利得免稅額,為小企業提供支持。
溫室農業受重挫
由於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加拿大溫室農業在關稅衝擊下損失慘重。安大略省溫室蔬菜種植者協會執行董事理查德·李(Richard Lee)對加通社透露,本月初實施的三天關稅已導致安省溫室行業損失超過600萬元。
加拿大主要溫室作物——如番茄、黃瓜和甜椒——因出口受阻而銷售受困。新鮮蔬菜易腐,拓展其它出口市場難度較大,而本地市場消化能力有限,難以完全吸收過剩供應,給行業帶來更大壓力。李指出,僅安省的溫室產量就足以滿足全加拿大10倍的食物需求。
根據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數據,2023年加拿大溫室蔬菜出口額達17億元,其中99.5%銷往美國。李表示,美加兩國農業市場在季節性上高度互補,例如冬季加拿大需大量進口生菜以滿足需求。他補充說,某些作物在加拿大氣候條件下,即便在溫室中也無法種植。
此外,該行業還面臨能源、水務及其它關鍵投入的基建挑戰。
責任編輯:岳怡